海外经济实质法案来袭,离岸公司应当知晓哪些问题?

成都工作网

免费咨询电话13408589752

财税 2025-09-09 10:14:47 阅读(99) 评论(0)

  海外经济实质法案的实施,给离岸公司带来了诸多挑战。在这一形势下,离岸公司需要清楚了解一系列关键问题。本文将从编辑的角度,深入探讨这些问题。读者将了解到该法案对离岸公司的具体影响,包括税务、合规等方面。同时,文章还会分析离岸公司如何应对这一法案,以确保自身的合法运营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本文,读者将对海外经济实质法案有更全面的认识,为离岸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2017年12月5日,欧盟(EU)公布了一份“不合作”税收管辖区名单,俗称“欧盟黑名单”。在这份名单中,欧盟将一些传统的离岸管辖区列入黑名单,如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和泽西岛,认为它们打算“协助离岸结构或作出安排,以便它们能够获得一些不能反映管辖区实际经济活动(“经济本质”)的利益”。

  为了缓解欧盟对其“经济本质缺失”的担忧,使其脱离欧盟黑名单,各辖区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案。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应对计划如下:

  (1)开曼群岛立法议会通过《2018 年国际税务合作(经济实质)法》。该法案于2018年12月27日在公报上公布,并于2019年1月1日生效。

  (2)英属维尔京群岛通过《2018 年经济实质(公司及有限合伙)法》。该法案于2018年12月19日在公报上公布,并于2019年1月1日生效。

  随着上述海外经济实体法案的颁布和实施,开曼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等传统海外控股结构面临多重挑战。

  自2019年起,开曼、英属维尔京群岛、百慕达等地政府相继在挑战一:,实施《经济实体法》,要求在当地注册从事特定活动的公司、合伙企业和其他实体应具备足够的商业实体,否则将面临罚款甚至撤销的风险。这将对传统典型的“壳公司”构成巨大挑战,红筹股上市、海外投资、海外ip控股公司、发行债券的SPV等结构将面临严峻挑战。

  2019年,挑战二: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引入了一般反避税机制,税务机关有权调整中国个人在海外设立的受控外国公司的纳税。翻译成通俗的语言,就是中国个人即使把收入保持在BVI和开曼公司水平,不汇回个人账户,税务机关仍可能把BVI和开曼公司视为向个人分配利润,对个人征收所得税。

  随着挑战三:,自2018年起实施CRS,包括开曼在内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与中国交换了信息,并在各自的金融账户中交换了其他税收居民的账户信息。中国税务机关更容易掌握中国居民在开曼、BVI等地设立空壳公司的相关信息,有助于税务机关加强对一般反避税的监管和实施。

  问题一:谁会受到海外经济实质法案的影响?

海外经济实质法案来袭,离岸公司应当知晓哪些问题?

  根据BVI《经济本质法》和开曼《经济本质法》的规定,在BVI和开曼注册并从事“相关活动”的“相关实体”应符合相关经济本质要求。在判断其是否受经济实体票据影响时,首先要评估确认:(1)是否属于“关联实体”;(2)是否从事“相关活动”。

  问题二:哪些公司、合伙企业属于“相关实体”?

  英属维尔京群岛《经济实体法》将“关联实体”定义为2004年《BVI商业公司法》注册的公司和2017年《有限合伙企业法》注册的有限合伙企业,不包括非居民企业和非居民有限合伙企业。非居民企业和非居民有限合伙企业是指除BVI以外的其他辖区的税收居民。

  《开曼经济实体法》对关联实体的定义类似,但与BVI的主要区别在于,开曼境内企业(见下文定义)、在开曼注册的投资基金、在开曼以外司法管辖区为税收居民的实体不属于关联实体范畴。此外,《开曼指南》对相关实体做了更详细的规定。“开曼境内企业”是指不属于跨国集团的公司,根据法案中所列的当地公司法在开曼从事相关业务的公司,或《公司法》第9章或第80章所述的公司,或上述公司的子公司。

  问题三:哪些业务会被认定为从事“相关活动”?

  BVI类似于开曼经济实体法规定的“相关活动”的类型和定义,但略有不同。《开曼经济本质法》也明确规定相关活动不包括投资基金业务。

  问题四:除满足经济实质等实体法要求外,是否有申报要求?

  相关单位应向税务局提交必要的资料。在BVI注册的相关实体可以通过注册代理申报相关信息,并上传至BVI实益拥有权安全搜索(BOSS)系统。从2020年起,开曼的相关实体应每年向开曼税务信息局(TIA)报告相关信息。

  问题五:如未能满足经济实质要求,会导致什么法律后果?

  随着《开曼指南》的颁布,开曼对经济实质审查规则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开曼税务信息局有权结合相关实体提交的报告确定该实体是否符合经济实质测试,一般采用一套“基于原则的方法”判断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将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a)实际开展核心创收活动的个人应在开曼而不是其他地区开展此类活动;

  b)相关实体应在开曼接受指导和管理。同时,TIA可能会考虑各种因素,以便考察相关实体的经济本质。例如,在一个财政年度中,某个特定的相关实体的相关活动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此期间,员工人数的充足性标准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如果相关实体不符合经济本质,且开曼和BVI在后续流程上有相似之处,会向相关实体发出两个通知。税务局第一次认定一个实体不符合经济现实

  质要求后,将向该实体发出第一次通知,通知内容包括认定结果、原因、罚款金额、罚款缴纳日期、该实体应采取的措施及截止日期、上诉权等;若该实体在指定日期内未满足税务局的相关要求,税务局将进行第二次经济实质的认定并发出第二次通知,通知内容与第一次类似。如果相关实体之后仍未满足经济实质要求,税务局有权考虑申请相关实体注销。

  此外,税务局有可能要求特定人士提供相关材料或信息,如该人士无合理理由而未提供信息或故意提供虚假信息,则可能构成犯罪行为,承担罚款甚至是人身监禁。

  面对新税收监管环境出现的新型税务风险,如果仍然固守原有传统开曼、BVI架构安排,很有可能会产生更高的税务及运营成本。从税务筹划的角度,简单地设立一些壳公司控股架构显然已

  海外经济实质法案来袭,离岸公司应当知晓哪些问题?

  摘要:海外经济实质法案的出台对离岸公司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深入剖析离岸公司应当知晓的重点问题,帮助企业应对新法规的挑战。

  1、经济实质法案的基本内容

  经济实质法案旨在打击离岸公司被用于避税或洗钱等不法活动,其主要要求离岸公司证明其在运营所在国的实质业务运营,包括开展管理活动、雇用员工、产生收入等。

  2、受影响的离岸公司类型

  并非所有离岸公司都受经济实质法案影响,仅涵盖以下类型:

  - 收入来源或支出金额达到一定规模的离岸公司

  - 从事特定业务领域的离岸公司,如金融、保险、航运等

  - 在被列入黑名单或灰名单的国家注册的离岸公司

  3、合规要求

  符合经济实质法案要求,离岸公司需要向主管当局提交以下文件:

  - 经济实质报告,详细说明公司在运营所在国的业务运营状况

  - 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记录

  - 人员配置、工资支付记录和办公空间租赁证明等支持性文件

  4、不遵守的后果

  违反经济实质法案的后果十分严重,包括:

  - 罚款和利息

  - 公司名声受损

  - 失去业务合作伙伴和客户

  - 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取消公司注册资格

  5、应对措施

  离岸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应对经济实质法案:

  - 评估是否受到该法案的影响

  - 确定合规要求并开始实施

  - 聘请专业人士提供咨询和支持

  - 持续监控法规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Q1:哪些类型的离岸公司不受经济实质法案的影响?

  A1:收入和支出金额较小、从事非特定业务领域且不在黑名单或灰名单国家注册的离岸公司不受影响。

  Q2:如何确定离岸公司的业务运营是否属于实质性的?

  A2:需要考虑管理层决策、实质性经济活动、雇员水平、支出水平、拥有或租赁资产等因素。

  Q3:违反经济实质法案的主要后果有哪些?

  A3:罚款、利息、公司声誉受损、失去业务合作伙伴和客户,甚至取消公司注册资格。

  海外经济实质法案的实施是离岸公司面临的重要挑战。通过理解该法案的基本内容,受影响的离岸公司可以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避免不遵守的后果。定期监控法规变化并寻求专业支持对于确保持续合规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