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生物景观资源调查
4.1.1森林植被景观
需介绍公园范围内垂直或水平分布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包括森林植被类型的名称、分布地点、面积或规模、主要植物构成及生长状况。
范例1:公园地跨太白山南北坡,海拔由1300多米到2800多米,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森林景观十分壮观。
青峰峡片区森林植被呈现4个带谱:
锐齿栎林 分布于海拔1300—1900米。锐齿栎林外貌整齐,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多为萌生幼年林,郁闭度0.7—0.85。乔木层建群种为锐齿栎,高13—17米,最高达20米,胸径16—20厘米。林木组成比较单纯,有时混生青榨槭、四照花等。林下灌木层主要有白檀、红花绣线菊、卫矛、钓樟、桦叶荚蒾、米面翁、青荚叶、子梢、黄栌、胡枝子、绣线梅等。草本层种类有苔草、野青茅、铃兰、兔儿伞、土三七、华北耧斗菜、毛茛、短剧淫羊藿、鸡腿堇菜、唐松草等。层外植物较多,主要有三叶木通、串果藤、华中五味子、穿龙薯蓣、山葡萄、猕猴桃等。
本群系主要包括三个群丛;
(1)锐齿栎—白檀—短剧淫羊藿群丛。
(2)锐齿栎—红花绣线菊—披针苔群丛。
(3)锐齿栎—桦叶荚蒾群丛。
(略)
范例2:杜英+南酸栆林 该类林为常绿阔叶林采伐后恢复的次生林。主要分布于小黄司河两岸的山坡,特别是新开发漂流河道两侧较多。其组成,乔木层以秃瓣杜英和南酸枣为优势,平均高8米,平均胸径18米,其它树种有山乌桕、野漆树、野桐 、拟赤杨、枫香、越南安息香、樱桃、虎皮楠等。灌木主要有鼠剌、赤楠、酸味子、大果蜡瓣花、水团花等。草本较稀少,主要有金星蕨类。
4.1.2森林植物景观
需介绍公园范围内具有较高美学、生态、科学、文化价值的森林植物景观,包括森林植物景观的名称、位置、植物种类、景观特色等,以及面积(或数量)、树龄、树高、胸径、冠幅等基本数据。
范例1:千年桐林景观千年桐属大戟科油桐属落叶乔木,分布于红山片区梁山坡,海拔320米,面积约13.3公顷。平均树龄30年,平均胸径达18厘米,平均树高20米,平均冠幅28米。树形修长,树冠成水平展开,层层枝叶浓密,树姿优美。花白色稍带一点红色,雌雄同株异花,花瓣5片,花期3—5月。每到千年桐花朵盛开时,一棵棵大树枝头挂满一簇簇小白花,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洁白而耀眼,甚为壮观。
范例2:射干坡 射干为多年生鸢尾科草本植物,可入药,主要用途为清热解毒。在龙潭河景区龙泉眼附近,集中分布着3000余亩的野生射干,平均高达50厘米,叶子均长约30厘米,宽约3厘米,生长状况良好。花直径4—5厘米,橙红色,散生紫褐色的斑点,每年7—9月成片的射干花竞相开放,色彩艳丽,花香四溢,为景区添姿加彩。
4.1.3古树名木景观
需介绍公园范围内古树名木或重要景观树的名称、位置、植物种类、景观特色等,以及树龄、树高、胸径、冠幅等基本数据。
范例1:杜鹃、花红联体奇树在乌箐岭景区的茶树垭口西北20米处道路旁,有一株两种树木联体长成的奇树,胸径约0.3米、树高约10米,一株杜鹃树和一株花红树在主干离地0.3米处附合为一。茂盛的杜鹃分为两叉,将枝干斜立的花红树包于其中,直到树高约6米处,两种树方才分体上长——花红树直立向上、杜鹃斜出平展,形成联体奇树景观。
范例2:青冈古树 位于金盆山片区,地理坐标北纬25°14.312′ ,东经115°12.582′处。树高约20米,胸径约为90—100厘米,树龄240年,冠幅约为8米×10米,树干笔直,在离地面约3米的树干上形成1处分枝,分支直径约为15厘米,树干上许多缠绕着的藤枝,自然垂下,树叶茂盛。旁边伴有溪水流过,自然景观极佳。
4.1.4野生动物景观
需介绍公园范围内具有较高美学、生态、科学、文化价值的野生动物的名称、数量、活动规律、经常出没地点等。不含人工驯养的野生动物。
范例1:金雕 金雕是鹰科的一种猛禽,被确定为国家Ⅰ级保护鸟类。金雕筑巢于公园高平山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中距地面高度为10—20米左右的落叶松、杨树等乔木之上,白天常见于高平山岩石峭壁之巅,在高大的树上歇息,或在荒山坡、灌丛处捕食。
范例2:喜鹊 东阿素有“中国喜鹊之乡”的美誉。园区喜鹊分布较广,多集中在黄河大堤两侧及引水干渠两侧的杨柳乔木林中,鸟巢上万个,数量达2万余只,在园内一年四季随处可见“喜鹊登枝”。喜鹊作为中国传统吉祥鸟类,深得人们的喜爱,具有颇高的观赏价值。
4.2地文景观资源调查:
需介绍公园范围内具有较高美学、生态、科学、文化价值的地文景观,如山峰、峡谷、奇石、溶洞、岛屿、海滨、雪山、冰川及其他地质遗迹等,分别描述其名称、位置、地貌类型或岩石种类、景观特色等,以及面积或规模、海拔、高差、长度宽度高度深度等基本数据。
范例1:莲花山位于矮寨片区坪年村正对面。山顶海拔500米,山体雄伟,中部裸露的石灰岩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宛如观音菩萨的莲花宝座,故而称为莲花山。
范例2:洽比河大峡谷洽比河大峡谷属喀斯特地貌,纵贯矮寨片区南北。峡谷全长12.3千米,最宽处600米,最窄处80米,海拔最高点759米,最低点248米。谷底洽比河终年河水不枯,是公园内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河流,溪泉飞瀑遍布,两岸绿树成荫。
范例3:仙女眼位于矮寨片区坪年公路左侧,海拔430米处。属石灰岩,高约30米、宽15米,形如人脸,几棵葱茏的大树生长于“人脸”之上,犹如一双仙女透明的眼睛,在欣赏着美丽的苗寨风光。
范例4:仙人洞位于红山片区云峰村古苗寨口天坑底部,海拔280米处。属天然喀斯特溶洞,洞口呈半椭圆形,高达8米、宽达20米,洞深1000米,出口通往另一洞口“鬼洞”。洞口烟雾缭绕,洞内冬暖夏凉,传说历代有仙人遁居于此,故名仙人洞。洞口处还有一井,泉水清澈味甘,矿物质丰富。
4.3水文景观资源调查:
需介绍公园范围内具有较高美学、生态、科学、文化价值的水文景观,如江、河、湖、海、溪、潭、瀑、泉、湿地等,分别描述其名称、位置、景观特色等,以及面积或规模、长度、宽度、水深、落差、流速、流量、比降、蓄水量等基本数据。季节性水文景观应标明出现的时间。对水利工程所形成的水文景观应从水体及周边环境的游赏价值进行描述。
范例1:大戏台河 大戏台河位于黄松蒲林场东南部,是满语“细塔赫”的转音。满语“细塔赫”是一种冷水鱼,这条河曾盛产过这种鱼,鱼体很大,故称“大戏台河”。大戏台河源头位于黄松蒲林场30林班与38林班的交界处,是由九个地下水涌出的自流泉,有九星泉之称。九星泉涌水量为0.5m3/s,是优质天然冷泉,长年水温在6-7℃。整个大戏台河的长度为17.4公里,宽8.0米,流量3.0m3/s,平均水深0.5米。河水蜿蜒,沿河分布着5处瀑布,最大的落差6.8米,最小的落差1.8米。
范例2:响水瀑布位于金盆山片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5°13.763′,东经115°13.192′。瀑布落差约12米,丰水期宽可达5米,水量小的时候瀑布则从右侧约50厘米的石槽中直达底部水潭,吼声震天,浪花飞溅,水气蒸腾。在瀑布下形成宽约4米、长约7米、深约1.5米的长方形水潭,潭水清澈。四周群山罗列,古木参天,景色幽深。
范例3:龙井湖 位于金盆片区西北侧,地理坐标为北纬25°19.713′—25°19.717′,东经115°10.895′—115°10.897′,是龙井水库所形成的湖泊景观。龙井水库为信丰县饮用水源地,是结合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库集雨面积14000公顷,常水位海拔198.76米,正常库容约76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约12米,正常蓄水面积60公顷;最大库容量达1385万立方米。龙井湖湖面长度约8.5公里,平均宽度约70米,最窄处约12米,最宽处约238米,形如盘龙,蜿蜒于山林之间。水库周边多为甜槠、栲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林相景观优美,各种珍贵的飞禽走兽栖息在山上,隐约可见,给人一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感觉。
4.4天象景观资源调查:
需介绍公园范围内具有较高美学、生态、科学、文化价值的天象景观,如云海、日出、雾淞、佛光等,分别描述其名称、出现时间、观赏位置、景观特色、形成原理等。
范例1:穆公寨云雾景观穆公寨地处大庾岭东部,最高海拔789米,东侧北江源头曲折蜿蜒而入孔江水库。春夏季节,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所带来的暖湿气流经广东北上,其中部分气流经南雄沿北江河谷灌入江西,穆公寨常于午后晴空万里,忽一朵云从南面飘过,形成局部降雨。待山顶云初雨霁,仍可见沟谷内云雨绵绵,此处可做为南岭山地对亚热带地区气候形成及影响的实地宣教素材。
范例2:佛光 燕子垭海拔2400米,是华中干线公路的至高点,既是俯首揽胜之处,也是观赏“佛光”的最佳位置。每当雨过天青,刘享寨西麓的紫竹河谷地带,便会风起云涌,有的状如山洪暴发,有的恰似千江万河汇入汪洋,十分壮观。特别当上午12时左右,阳光穿云透雾,洒向山谷,此时便会看到云海上悬起一轮五彩光环,艳如花盘,色调柔和,这就是罕见的“佛光”。有时附近的人和景物也会被摄入光环中,形成“佛影”。其原因在于刘享寨横卧在燕子垭与天门垭之间,寨上长满原始冷杉林,像一堵耸天的屏风挡住了东边的风云,而燕子垭、天门垭、黄龙堰和太平垭四峰相对构成紫竹河谷盆地,谷底呈箕形。每当雨过初霁,云雾便汇聚在谷底上空,在冷风的席卷下,汹涌成“千江万河”。此时,空中充满了水汽。当红日悬挂在半空时,光线艰难地透过水汽层,几经折射,便被分解成五彩光带,太阳光又把游人的身影投到雾幕上,就形成了“佛光”、“佛影”景观。
4.5人文景观资源调查:
4.5.1历史遗迹
需介绍公园范围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美学价值的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以及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等,分别描述其名称、位置、年代、面积或规模、外观形式、细部特征、景观特色和历史价值等。
范例1:卞桥 位于公园泉林片区,因为泉林一带古为卞国,故名“卞桥”,是山东省现存最古老的桥梁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卞桥始由春秋时期鲁国宣公(公元前690年左右)的大夫卞庄子所建,为8块石条的简易桥。相传楚汉相争时韩信避难于桥下,为报恩改建为三孔石拱桥。唐初李世民东征归经此桥,为扬皇威,令魏迟恭(字敬德)重修此桥,至今桥下拱顶上仍镌刻有"敬德监造"字样。《古代经济专题史话·古代桥梁史话》记载,卞桥“可能是全国罕见的晚唐建筑”。金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重修,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曾对部分栏板、望柱进行补配。1978年进行加固维修,1998、2006年又两次维修。即使从重修算起,卞桥也早于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的北京卢沟桥,是与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漳州江东桥、北京卢沟桥齐名的现存古老石桥。相传每到中秋之夜,桥下水中出现双月,名“卞桥双月”,又称双月桥,旧为“泗水十景”之一。
卞桥跨泗河之上,呈弧形,为东西走向,三孔联拱券砌。桥长24米,宽6米,两端各有引桥35米。三孔拱形石桥洞中间大孔高约5米,东西两个小孔高约4米,中孔跨径4.5米,拱脚厚0.5米,拱顶厚0.4米。中孔拱券顶刻着“卞桥镇重修石桥,自(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八月一日起工,至二十二年四月八日讫。谨记”。卞桥桥头各有一对大型石狮,相向蹲踞于须弥莲花座上,神态威猛,形象逼真。桥墩下部为梭形迎水,拱脚处有莲花座,花瓣肥厚圆润,带有显明的晚唐风格,托石以下部分应为晚唐建筑;拱顶上镶有透雕龙首向南北探出桥外0.6米,深目高鼻,旋毛飘然耳后,作张口状,口内或含宝珠或含游鱼,形态多变,神采各异。桥面两边各有14根望柱和13块栏板,望柱为长方条石柱,顶部刻方莲图案;栏板四周饰平面线刻云水花纹,中间刻有人物、花卉、珍禽、异兽、云水、山石、建筑等浮雕,其中“太公钓鱼”、“卞庄刺虎”、“周处除三害”、“松下问童子”等浮雕形象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卞桥布局巧妙,结构合理,设计精心,整座桥浑然一体,坚固异常,虽然历经800多年的风雨沧桑,主体建筑除桥面、望柱、栏板外,基本完整无损,仍然可以通行车辆。
范例2:古梅花观 位于公园南郊片区金盖山桐凤坞,地属湖州市吴兴区道场乡菰城村,距湖州市区南约9公里,有村镇公路与104国道相连。南宋元嘉十四年(公元473年),道祖南天师教教主陆静修隐居桐凤坞,在读书堂的基础上筑梅花观,植梅自给,修真于此。嘉庆元年(1796年),道士闵苕敷入金盖山,尊陆修静为开山祖师,建纯阳宫额曰“古梅花观”。 古梅花观部分建筑曾遭受严重破坏,近年正在逐步修复,1994年被公布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梅花观现有建筑物137间,是江南最大的道观之一。古梅花观主体建筑根据山体自然形状安设在三条横轴线上,每轴建筑前台阶阶数不同,一轴更比一轴高,这在古建筑中极为罕见(一般是纵轴线安置)。第一条横轴线上由天将殿组成,天将殿3间,面积约360㎡,硬山顶,抬梁式结构。天将殿东有“抱云庵”楼屋3楹,楼屋前植有成片梅树。第二条横轴线由正殿组成,正殿面宽3间连前廊,面积约500㎡,硬山顶,抬梁式。正殿供吕纯阳祖师像,殿上有“弥罗宝阁”、“蓬莱方丈”、“古梅福地”匾额。正殿西有“五祖”殿,供全真派王玄甫、钟离汉、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正殿东连“崇德堂”、“官厅子”、“讲堂”等,“官厅子”前有廊,廓壁有黄庭坚书碑12方。第三条横轴线由“玉皇阁”等组成,“玉皇阁”为楼厅5楹,面积约300㎡,楼上供玉皇大帝,有“太虚真境”匾,楼下是忏台。“玉皇阁”西有“巢鸾阁”、“古齐假龛”,东有“斗姥阁”,再东有“古书隐楼”和“本山祖”。观内现有200年以上桂花9株、方竹2丛、110年紫薇1株等,观旁有子龙潭,观前有白龙潭,观后有白鹤亭。古梅花观隐而不露,远现近无,但一进桐凤坞则豁然开朗,似世外桃源,吴昌硕撰写的对联,“云排谷门神仙在,巢隐松间鸾风栖”正是古梅花观的写照。
4.5.2现代工程
需介绍公园范围内具有一定游赏价值的现代工程设施,如休息亭、瞭望塔、水库大坝、木栈道等,分别描述其名称、位置、建造时间、面积或规模、外观形式、细部特征和景观特色等。
范例1:白山水电站位于公园内的靖宇县、桦甸市交界处。该水电站始建于1971年,1976年10月21日截流,1982年11月16日下闸蓄水,1986年一期工程竣工发电。大坝为三心圆混凝土重力拱坝,坝顶最高149.5米,坝顶长676.5米,坝顶海拔高程423.5米,顶宽9米,总装机容量150万千瓦,五台机组,年发电量20.37亿千瓦时,并入东北电网。水电站的主要任务是在系统中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以发电为主兼防洪、排凌、灌溉、航运、养殖、旅游观光等综合效能,是东北最大的地下水利发电站。大坝赫然耸立在第二松花江上游的茫茫林海间,汛期泄洪时,飞瀑冲天,地动山摇,惊涛怒吼,彩虹横架,蔚为壮观。
范例2:林海冠 位于黄松蒲林场20林班,距大戏台河景区入口750米,于2013年6月建成。林海冠围绕一株高大挺拔的紫椴建设,总高18米,总面积220平方米,为5层木质结构的阶梯观景台,层高3.6米,各层之间通过木质楼梯相连并上下,四周为木质护栏直抵地面确保稳固,同时还采用钢丝绳加以固定以保护游客的安全。登上林海冠,可近观身边的近原始森林,也可远眺长白山原始森林的美景,并享受随风摇摆、与树和谐同步的自然体验,给游客增加游玩的刺激和乐趣。
4.5.3民俗风情
需介绍公园范围内或所在地具有较高历史、美学、文化价值的生活习俗、饮食服饰、乡土建筑、传统节庆、民间艺术等。
范例1:阆中春节习俗 据有史可考文字记载,中国春节是从落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开始的。落下闳(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字长公,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汉武帝时任待诏太史,浑天说创始人之一,创制“太初历”。《太初历》改定为从孟春正月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自此人们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新年”,民间习称“过年”,民间也就有了“春节”的说法一直沿用至今,落下闳被尊称为“春节老人”,而落下闳的家乡阆中春节时间持续长、习俗讲究多,常见的主要有:
祭拜年神——团年饭和三十夜,在敬祖宗之前要敬天敬地敬年神,春节期间要结伴到二交寺、长青寺、武庙三圣殿拜祭年神伏羲。
抢银水—每年正月初一,人们争相早起担井水,称为抢银水。民间认为:谁最早担回水,谁这一年就会最兴旺发达。
春节老人赐福——春节期间,由身体康健的老人,装扮成春节老人迎着鞭炮声在锣鼓声中游春,给小孩子发压岁钱,寓意赐福。
(略)
范例2:郧阳凤凰灯 郧阳凤凰灯又称"玩凤凰"、"凤凰舞",起源于鄂西北十堰市(郧阳是十堰的古称)。凤凰灯用竹篾扎骨架,用细布、彩纸裱糊剪巾,从头到尾长约8米左右,两翼展开宽约2米左右,表演时双翅能扇动,凤尾可翘动。舞蹈表演由男性青壮年5人执掌,1人掌凤头,1人掌凤身,另有4盏鲜花灯、1盏牡丹花灯、1盏太阳灯由6人分别举着立于表演场地四周。凤凰灯表演按照“百花拥凤出巢――凤凰游园-凤鸣――凤凰寻花――凤凰戏牡丹――凤舞――凤凰理羽――凤凰打盹――凤凰展翅——凤凰朝阳――凤凰点头――凤凰回巢”等程式依次进行,古朴典雅,舞姿优美,并配以独特风格的凤凰灯曲调,激越欢快,凸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凤凰灯民间舞仅流行郧县,每年春节,元宵节在街头、宅前、场院演出,尤以正月十五,十六最盛。专家认为郧阳凤凰灯是楚人崇凤的活化石,是中国民间舞蹈中唯一的灯舞艺术形式,有着重要的研究和艺术价值。该舞蹈于1988年被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北卷》的首篇。
4.5.4史事传说
需介绍与公园范围内景观景物相关的史事、传说、历代名人、诗赋游记等。
范例1:史事——苏轼与雩泉据《唐十道四蕃志》记载:“密州常山,齐时祈雨常应,因以得名”。宋神宗熙宁7年(1074年)12月3日至熙宁九年(1076年)12月中旬,苏轼任密州太守期间曾登常山祈雨救旱,也算上天有眼,果然得雨。苏轼又发现常山“庙门之西南十五步,有泉汪洋折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若一……乃琢石为井,其深七尺,广三之二”,取名“雩泉”(古代祈雨曰“雩”),”并于熙宁八年(1075年)建“雩泉亭”。此亭坐落在雩泉之上,亭有四门,各悬篆额,南曰“雩泉”,东曰“衍沃”,北曰“龙窟”,西曰“作霖”。苏轼为此写下名篇《雩泉记》,乃作《吁嗟》之诗,并刻石碑置于泉旁。苏轼深爱此泉,每次登山,必临此泉。熙宁九年冬,苏轼即将离开密州之时,专程登常山向雩泉道别,并赋《留别雩泉》诗一首。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奉调路经密州,再次登临常山观览雩泉,作《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诗》以铭记,另作五言《常山赠刘鎡》诗。由此可见,常山雩泉魅力之大!
范例2:传说——笔架石与文天祥相传1279年南宋右丞相文天祥被俘后,押赴元都燕京,六月行至建康(南京),八月渡江北上,行至老山主峰,文天祥回望江南大好河山,写下了悲愤诗篇《金陵驿》:“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廓人民半已非;满天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悲愤之下连笔掷出,笔架滚落化作今日老山之笔架石。
范例3:诗赋——祭常山回小猎 1075年深秋,苏轼率随从“千骑”在黄茅岗射猎,归来后写下了《祭常山回小猎》,诗云: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岗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4.5.5旅游商品
需介绍公园范围内或所在地具有突出特色的土特产、工艺美术品、旅游纪念品,分别描述其名称、主要特点、产量及销售概况。
范例1:双林绫绢浙江湖州著名特产。因具有轻如蝉翼、薄若晨雾、质地柔软、色泽光亮等特征,深受人们的青睐,被誉为“丝织工艺之花”。由于绫绢装裱书画具有平挺、不皱不翘、古朴文雅的特点,自唐代起就被列为贡品,有“吴绫蜀锦”之称。绫绢是绫与绢的合称,“花者为绫,素者为绢”,绢主要用于代纸作画作书,绫主要用于装裱书画。湖州绫绢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南浔区双林镇,产品现有轻花、阔花续、双色花续、画绢、矾绢、宋锦等14个品种,有竹菊、冰梅、云鹤、双凤、锦龙、带子凤、麒麟等70多个花色。目前,全镇产量超过120多万米,销售收入超过1个亿,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在70%左右,畅销全国28个省(区、市),并出口香港、日本、东南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4.6可借景观资源:
需介绍公园范围之外的,公园所在县(区)及周边地区可借以烘托、陪衬的知名景点景区及森林公园,分别描述该景点景区的名称、位置、与拟设立公园的距离、面积、景观特色等,应注意与“附件3森林公园区位图”所标注景点景区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