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企校招的优势体现在哪?
1.能更好的选择自己需要的储备型技术人才!
要知道企业都需要两种人才,一种是技术型管理人才,一种是技能操作性人才。(也就是工人)现在的央企,一般都采取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的形式,
不直接聘用工人了,而是通过第三方来管理,与央企脱离用工关系。操作工人中,表现特别好的,符合“技能大赛获奖”等条件的,可以转为正式工。所以,对于操作性人才他们不用怕,
怎么样都会有人才被吸引。
他们缺的是技术管理型的人才,而这一类人如果捡现成的话,成本需要很高,并且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人才,因此校招的话可以招收些相似的人才,最后来进行慢慢的培养。最终培养成符合自己需要的人才。
2.忠诚度及培养度的因素!
虽然说应届生因为刚步入生活,无论在社会阅历上还是工作经验上都是非常不足的。但因为没有经验和阅历成为他们一个优势,就是非常有利于培养。一个全新的开始,一张没有痕迹的白纸最容易让企业培养成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正如上一点所说,他们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历几乎为零。这样就不会在工资待遇上和以往的工作进行对比。在经过公司的培养之后,也容易学会感恩,这样的人才忠诚度很高,符合企业的要求。
有句话这么说“出生牛犊不怕虎!”刚毕业的学生激情度是特别高的,
凭借他们对未来的向往,他们对工作会有很大的激加上他们那不受束缚的想象力。这些都是公司很看中的一个因素,毕竟新鲜血液的加入会给整个团队带来很不一样的改变。
同时,因为相对低廉的录取成本,让公司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央企不是小公司,他们的项目周期一般都很长并且项目也不少。他们可以通过一些项目来考验学生,并筛选出自己想要的。
就像购买彩票一样,有一个合适的,那他们投下的成本都是值得的。
最后也是很重的一点,人员流动性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很容易一言不合就跳槽。选择校招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么一个问题,
毕竟人都是感恩的,加上央企容易给毕业生施展空间的机会,他们就可安心的呆在公司。这样人员流动性的问题容易得到一定控制。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想进国企和央企?国企和央企有什么优势吗?
2020年应届生就业意愿指数,央企和优质国企位居第一,高薪民企外企位居第二。因为去年疫情的原因,国企特别是央企的入职意愿指数空前高涨,原来那些不屑于进入国企的名校生和常青藤海龟,也开始加入央企国企大军。
你注意看央企的主页,招聘公示就是一种导向:总部或二级本部招聘的基本都是世界前30所知名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国内大学也就是前5名的硕士博士才有点戏。
而且,国企央企都在开展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到2023年要打破薪酬的天花板,国企央企的年薪可能出现上千万以上的高水平,将会吸引更多的名校毕业生加入央企,将来的内卷化竞争日趋激烈。
为什么国企央企这么热门呢?根本原因,就是基于安全、安稳、总体收益性价比高的底层逻辑。
第一个优势:安全底线高。
国企和私企的最大区别,就是底线和上限的区别。国企的安全底线高,薪酬的上限低。私企的薪酬上限高,安全底线低。什么意思呢?
国企里混得再差,你也不用担心流落街头、饿死在野外。国企都有一项困难救助基金,当员工遇到困难后给予救助,口号是不让一位员工生活贫困,不让一名员工的子女上不起学。比如,国企员工重病之后,收入是有兜底保障的,子女会受到照顾。但是国企的薪酬上限确实比私企低,不是真的低,而是弹性小。从2020年社平工资看,全国国企的平均工资是全国私企的接近2倍,但是国企单位高限大约在百万年薪级别。私企弹性大,低的二千元,高的二亿元。
私企员工的安全底线是很低的,私企也不会给员工兜底。比如,某公司把患病高管都赶出大门了。私企的薪酬上限高,有年薪过亿的高管。这种金字塔尖的人,在整个私企庞大的员工基数里,比例极低,拿这个说事,有何实际意义呢?你可能说,私企员工至少有身价过亿的梦想吧。这个梦想,可以有,但在理性分析的场景里,不能拿梦想说事吧。
第二个优势:一辈子安稳。
国企特别是央企,基本是参照公务事业编的管理,也算体制内的。只要你自己不作,不主动辞职,企业不会辞退你,辞退的手续也很麻烦。辞退的情况主要是员工有硬伤,比如,违法违纪,必须解除劳动合同。
一般性质的违法违纪,也会给你保留饭碗的,比如,非主观性犯法,开车撞了人受到刑责,基本也会给你保留公职。再比如,因为安全生产事故受到刑责,等刑满释放的时候,企业也会重新招聘入职,给你一条后路。
也就是说,你自己不辞职,也没有硬伤,基本能在企业里干到退休。那么,企业即使倒闭了,当地也会把员工安置到其他国企,不会出现以前的下岗潮了。
第三个优势:退休医疗待遇比较高。
有些人对比国企与私企,只算年前的工资账,那是不科学的。国企的收益,不仅仅体现在工资收入上,还有社保、公积金、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年金、退休金,等等。有的国企央企,直到现在还在搞内部房,哪怕在北京上海这类一线城市,有些有实力有自由地的央企也有内部房。你不知道不等于人家没有。如果分一套房,那相当于每年加薪20万,这种隐形收益不能不计算呀。
国企央企都是按照最高限度缴纳社保、公积金、企业年金,还有补充医疗保险。比如,某央企给员工每人再买一份补充医疗保险,基本上看病住院报销达到99%,完全解除后顾之忧。你在私企,如果医保不给力,一场大病,工作丢了,家底也掏空了。
再说住房公积金。比如,北京的国企央企,按双边12%缴纳就是24%,2021年的高限是每月6680元,只是一个住房公积金就碾压了全国社平工资80%分位。而且用公积金买房贷款,可享受很低的优惠利率。
再说企业年金。比如,某央企的企业年金,个人缴2%,单位缴4%,月薪三万,企业年金每月2000元,企业年金在投资理财,滚动下来,等你退休的时候,可能一笔企业年金就是一两百万元。
再说退休金。国企央企肯定是按照最高比例足够缴纳,假设你们两个人60岁退休,一个央企,一个私企,央企的基数是3万,私企的基数是3千,那么,你们退休之后,央企的人退休金1.2万,私企的人只有2千,你们都活到90岁,再活30年,央企的退休金收益是600万,私企的退休金收益是72万元,差额是500多万。
不要分析太多的主观因素,仅仅看综合性价比就明白了。
挂靠在国企央企名下的优势和操作方法
挂靠在国企央企名下的优势和操作方法。大树底下好乘凉,正是国企挂靠的准确表达。挂靠在国企名下,企业就具有了国企的背景和标签,带来的优势非常多。比如享受地方优惠政策,投标提高成功率,增强企业形象等等。如有需要,欢迎私信。
背书具体操作流程:
1民企交申请,央企批
2律所操作
3央企批复后,出证,照,章
4民企拿到全套手续,律所再向央企对公帐户支付
注意事项:
国企可控股你公司50%-100%的股权,但他不参与任何经营,也不会享受你公司的福利分红,只提供背书服务,在做项目,投标,融资,贷款上也不会出面为你站台,任何背书企业都是这样。所提供的背书服务,你可以拿去扩充企业背景,宣传。
等级举例介绍:
国务院 — 某某集团(一级)— 某某公司(二级)— 某某公司(三级),其中一级是不会出来做背书的,因为他是国有的全资企业。二三级可以提供背书服务,背书后你的公司类型会体现为:国有控股,在营业执照上也会显示:国有控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