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落户重要性-在成都落户的好处

成都工作网

免费咨询电话13408589752

积分落户 2023-04-30 05:21:30 阅读(64) 评论(0)

很多外国人表示想待在成都不想回国,为什么成都的魅力这么大?

成都是我国著名的城市,很多外国人到了成都都想在这里安顿下来不想回国了,为什么成都的魅力那么大纤衫陪?我觉得主要有以下的几个塌帆原因。

一,成都美食丰富。

成都有非常丰富的美食,比如火锅,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等。成都的美食以麻和辣为主,口味比较重,如毁蠢果喜欢吃辣嗜辣如命的人,那么成都就是你的本命城市了。虽然有些外国人不能吃辣,但是不乏有很多勇士尝试了成都的美食之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麻辣的成都美食让人们感到兴奋,很多人说,没有什么时候是吃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可见火锅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

二,成都的生活舒适。

成都的生活不同于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它的生活节奏是偏慢一些的,同时房价也不会像一线城市那么高不可攀。在成都生活的人们还很喜欢搓麻将等休闲娱乐的活动,在日常生活里,工作不是唯一的,享受生活也是十分重要的。成都人很喜欢用一个词语那就是巴适,生活在成都就让人觉得巴适。

三,汇聚五湖四海的朋友。

成都这个大都市汇聚了五湖四海的年轻人,给这座城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这是一座发展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年轻人会有很好的发展,这是一座包容的城市,让每一个来成都的人都有脚下的一块地。

综上所述,成都这个天府之国拥有很大的魅力,人杰地灵。在忙忙碌碌人口攒动的现代社会里,成都好像是避风港一般的存在。很多外国人被独特的成都吸引住了,因为成都的美食,美景,美人,都让人陶醉。希望成都可以一如既往地保持它自己的风韵,让人着迷,吸引着众多人前去。

“零门槛落户”时代正式到来 这些城市最受益!

本文系原创文章,首发于同名公众号国民经略(guominjinglve)

“零门槛落户”时代正式到来。

4月8日,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这意味着,“零门槛落户”从中小城市扩容到大城市。城市人口新一轮洗牌开启,哪些城市有望跻身其中?

01

“零门槛落户”时代正式到来

零门槛落户,不是第一次出现。

一年前,2018年3月,发改委发布通知,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要全面放开落户限制,“零门槛落户”的大门从中小城市开启。

如今,时隔一年之后,发改委下发文件,正式取消城区人口300万以下的大城市的落户限制,放宽500万以下人口的大城市的落户限制。

这意味着,零门槛落户从中小城市扩容到大城市,80%以上的城市都将被覆盖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发改委出台《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这意味着,除了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之外,几乎所有城市都要放宽落户限制。

显然,“零门槛落户”已是大势所趋,在大多数二三四线城市,户籍将不再是阻碍人口流动的门槛,抢人大战无疑将会更加白热化。

事实上,省会城市的“零门槛落户”第一枪已经打响。

2019年3月,石家庄率先取消落户限制,不再设置任何障碍,只要凭借身份证和户口簿即可落户。

紧接着,4月初,杭州升级人才政策,全面放宽落户限制。大专以上学历可零门槛落户,再度将抢人大战推向高潮。

零门槛落户时代的到来,必然对城市人口流动形成新一轮洗牌。

02

中国城市层级:

谁是大城市?谁是特大超大城市?

根据发改委文件,2019年将全面取消I型大城市的落户限制,全面放宽II型大城市的落户条件。

那么,在中国的城市层级中,哪些城市属于中小城茄虚市,哪些城市属于I型大城市?哪些城市属于II型大城市?哪些城市又是特大超大城市?

先说明一点,衡量城市层级,看的不是全部的市域人口,而是城区人口。这里的区别在于,市域人口是就全市所有常住人口而言的,而城区人口则只包含市辖区的城镇人口,下辖县镇不在其中,农业人口也不在其中。

根据中国城镇层级标准,以城区人口来衡量,1000万以上属于超大城市,500万以上属于特大城市,300万-500万之间属于I型大城市,100万—300万之间属于II型大城市,100万以下,属于中小城市。

这是2017年全国主要城市的人口层级分布:

不难答兄看出,目前全国超大城市只有北上广深,特大城市则包括武汉、重庆、天津、成都、武汉等10个城市,I型大城市则包括西安、哈尔滨、青岛、长春、济南等13个城市,II型大城市则包括乌鲁木齐、石家庄、福州、珠海、兰州等65个城市。

超大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特大城市(城区500万-1000万):武汉、重庆、天津、成都、东莞、南京、郑州、杭州、长沙、沈阳。

I型大城市(城区人口300万-500万):西安、哈尔滨、青岛、长春、济南、大连、合肥、昆明、太原、厦门、南宁、苏州、宁波。

II型大城市(城区人口100万-300万):乌鲁木齐、贵阳颤举燃、石家庄、福州、南昌、珠海、无锡、兰州、洛阳、惠州、温州、呼和浩特、唐山、佛山、海口等。

由此可以判断,除了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其他城市均可放宽落户限制。

武汉、重庆、成都、南京、杭州等地可放宽落户门槛,青岛、长春、济南等城市则可全面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而乌鲁木齐、贵阳、石家庄、福州、南昌、珠海、佛山等地则可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03

哪些城市有望“零门槛落户”?

在二线城市里,石家庄已经打响”零门槛落户”的第一枪。

石家庄为何敢去尝“零门槛落户”的头啖汤?除了抢人和稳楼市的双重考虑之外,更重要的是,石家庄常住人口虽然破千万,但城区人口不足300万,属于II型大城市,符合“全面取消落户限制”的城市要求,零门槛落户可谓名正言顺。

除了石家庄之外,还有哪些城市符合这一标准?

根据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要求,全国共有65个I型大城市符合这一要求。

这其中,包括乌鲁木齐、贵阳、石家庄、福州、南昌、海口、呼和浩特等二线省会,也包括无锡、佛山、常州、烟台、珠海、温州、洛阳、唐山等强经济城市,还包括以保定、绍兴、惠州为代表的几乎所有三四线城市。

至于城区常住人口低于100万的中小城市以及城镇,则于2018年3月已经正式放开落户限制。这相当于覆盖了全国80%以上的城镇。

换句话说,未来,全国将有超过80%的城市取消落户限制,“零门槛落户”将覆盖除了北上广深杭成渝等一二线城市之外的所有城市。

04

城市分化:

一线严控,二线松绑,三四线大开落户之门

以零门槛落户为标志,中国的人口政策正在出现分化。

在中国城镇化的第一阶段,大量农民工进城,几乎所有城市都获得外来人口的涌入,因此强化户籍门槛,成为几乎所有大城市的标准动作。

如今,城镇化进入第二阶段,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战略愈发清晰。与此同时,全国人口出生率开始不断下滑,劳动力红利和人口红利都不复存在,各大城市对于人才乃至人口的需求都极为迫切,放开大城市落户限制正是大势所趋。

不过,即便如此,在一线、二线以及三四线之间,人口政策的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其一,三四线全面松绑。根据规定,城区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而城区人口在300万-500万之间的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其二,强二线城市,抢人大战愈发白热化。根据规定,除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其他城市均可放开放宽落户限制。目前,大多数二线城市均已放开大学生落户限制,而杭州西安等地更是放宽了大专生的落户限制,石家庄则是零门槛落户,这意味着户籍的含金量越来越弱,抢人大战需要新的筹码。

其三,一线城市仍在严控,但京沪与广深走势分化。北上广深都有人口天花板的约束,但北京上海基本已经触及天花板,而广深还有较大空间。所以广州深圳纷纷放开人才落户限制,而京沪依旧门禁森严。

不过,广深的落户大门只向高学历和技能型人才开放,普通外来人员想要落户,只能通过积分入户等渠道,名额相当有限。

05

户口越来越不值钱了

曾几何时,到大城市落户曾经是许多人的奋斗目标。如今,当一众大城市大开户籍之门时,很多人都开始犹豫了。

其一,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并不一定能吸引到人口流入。城市越有吸引力,户籍门槛无论多高,都不会挡住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入。相反,城市如果没有吸引力,即便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恐怕业难以刺激人口流入。

其二,在未来的人口争夺战中,户籍这个武器或将失去用武之地。因为除了北上广深,其他城市都能放开放宽落户限制,那么“零门槛落户”或将成为一众二线城市的共同选择。你能放宽我也能放宽,你能零门槛我也能零门槛,抢人大战将失去最重要的户籍筹码。

其三,80%以上城市的户口,将会越来越不值钱。对于部分二线城市以广大三四线城市来说,户籍本身的附加价值越来越弱。当人口大量流出时,即使放开落户门槛,也不会有太大意义。显然,户籍只对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有强大的附加价值。

其四,一线与强二线,户籍的重要性仍然不可低估。不用说与户籍捆绑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福利,在楼市调控中,户籍仍是限购的主要判断标准,有户籍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房票,这种利好显而易见。

成都是不是西南霸主,西部最大的城市?

成都是谈液虚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但是否称为“西南霸主”或“西部最大的城市”可能存在争议。以下是一些相关信息: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含燃口普查,成都市常住人口为1632.28万人,是中国第六大城市。在西部地区,它是仅次于重庆的第二大城市。

成都市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其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力较大。

在某些领域,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的电子埋孝信息产业,成都市拥有相对的优势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成都市在中国西南地区和西部地区都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但它是否是“西南霸主”或“西部最大的城市”取决于具体的定义和标准。

大家觉得在成都定居怎么样呢?

定居成都最大优点:安逸!

这是一座很会享受生活的城市,成如镇码都小吃多样、业旅亏余生活丰富、休闲去处众多。不同于其他大城市,成都人很愿意把一切闲暇时间用来享受时光,即使工作很疲惫也愿意出去娱乐一下,而不是宅在家里追剧刷手机。

这里不像东部大城市有那么多的加班族,因为当地企业都知道业余时间对于成都人的重要性,因此这座城市在城区人口不及一线的情况下,街头人口密度却不亚于一线城市,故而成都的繁荣度是非常之高。

当然作为老牌十大城市之一,成都的基础配套设施也是非常强劲的,渣哪可以说是仅次于一线,跟南京武汉同级,科教文卫基本没有什么短板,住在这里是既安心又安逸。

最大缺点:气候

成都夏季的炎热不亚于广东海南,冬天的湿冷不亚于长三角。说句略显夸张的话,成都夏天是南方最高热之一,冬天比北方还难熬。

成都虽然是天府之国,平原地形,但成都周边几百公里的纵深都是山区,因此成都湿气比较重,容易的风湿,这也是为什么当地人酷爱吃辣的原因,吃辣是为了排湿,久而久之成了饮食习惯。如果你不喜欢吃辣,那么去成都单在饮食方面就很难熬。

另外山区型盆地还有一个特点是阴雨天比较多,因为空气流动性都是带着山里的湿气,夏天是湿热气,冬季是湿冷气,循环往复的徘徊于盆地之中。加之与西侧高原的气温与气压落差,成都的气候长期都比较闷。因此遇到阴雨季,一两个月见不到一次太阳都很正常,冬季更是每天都灰蒙蒙的。

户口没在成都可以在成都读初中吗?

没有成都户口,如何在成都上小学和初中?

办理随迁子女入学

一、适用对象

来蓉居住就业人员和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在成都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适用本通知。

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为一个区域,其它区(市)县分别作为一个区域。

二、申请条件

(一)积分申请

自申请当年的5月1日上溯12个月,申请人积分达15分及以上(其中"稳定职业指标"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得分不低于10分;"居住引导指标"拥有本市合法稳定住所,在该区域连续居住,得分不低于5分)但未入户的居住证持有人,其随迁子女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由居住证(地)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二)未办理积分申请

未办理居住证积分的成都市居住证持有人和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就汪指业人员,其随迁子女在居住证(地)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申请人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四川省居住证(本市户籍只需提供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

2.与该区域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在该区域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含纳税或免于纳税相关证明);

3.自申请当年的5月1日上溯12个月,已在该区(市)县连续居住满一年(如申请人《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凭证》、房产证等);

4.自申请当年的5月1日上溯12个月,已在本市依法连续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满一年,且申请入学当月处于持续缴纳状态。

符合上述条件的由居住证持有人或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就业人员居住证(地)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三、申请时间

每年4月20日至5月20日

四、申请方式

申请人登陆"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上传相关资料,提交入学申请。

(一)申请人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

(二)申请人及其子女同一户籍的户口簿或其他能够证明其法定监护关系的相关材料(如《医学出生证明》等);

(三)就业务工人员需提交与该区域用人单位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

五、审核办理

(一)网上审核

5月份的工作日,区(市)县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通过"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在网上对申请人上传资料、联网资料进行审核,包括:

1.申请人在有效期内的《四川省居住证》及积分信息。

2.截止申请当年5月1日前,申请人已在该区(市)县连续居住满一年的相关材料(如申请人《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凭证》、房产证等)。

3.申请人在该区域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

4.申请人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

(二)结果告知

区(市)县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审核后,通过"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发布审核结果通知。

1.对未通过审核的,通知申请人到现场补足相关材料。

2.对通过审核的,向申请人发放《成都市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电子通知书》(二维码);并于入学当年7月第三周的工作日内,通过"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告知申请人子女就读学校安排情况。

(三)报到入学

通过审核的申请人子女根据学校安排,出具《成都市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电子通知书》(二维码)到安排的学校办理报到手续。

六、其他

(一)随迁子女就学申请每学年集中受理一次。除申请小学一年级入学外,须提交原就读学校签章的学籍信息。

(二)已享受政策统一安排就学的随迁子女小升初时,须按上述规定重新提交困没配申请;已享受政策统一安排就学的随迁子女在同一区域、同一学段内不得申请转学。

(三)部分区域公办教育资源紧缺的,可统筹安排进入区(市)县政府委托的民办中小学就读。

(四)在入学安排过程中,发现提供虚假信息、证件和其他材料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五)成都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做好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察手作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加强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宣传解读,积极稳妥做好区域内随迁子女入学工作。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5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