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成都落户条件-长沙落户资格条件

成都工作网

免费咨询电话13408589752

积分落户 2023-05-08 12:00:32 阅读(86) 评论(0)

642座城市零门槛落户 发改委点名支持福州、成都、西安都市圈

“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新型城镇化正在稳步推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下称:《任务》),文件覆盖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载能力等多个方面。

《任务》指出,2021年将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支持福州、成都、西安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

推进新型城镇化并非一蹴而就。近年来户籍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从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陆续取消落户限制,到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再到2020年“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最终到2021年政策明确落地。

截至2019年,全国城市数量为672座,其中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达到30座。换言之,2021年642座城市将全部实现“零门槛落户”。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舸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在逐步放松落户限制的同时,要加快建设补齐公共服务,这也可以有效防止推进过程中城市公共资源出现挤兑。”

可以说,这一份“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任务清单,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发展趋势。除了政策“分步走”,今年的《任务》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提法。

《任务》指出,2021年将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新华社

“零门槛落户”时代到来

2021年,除超大、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外,其余城市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

根据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目前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瞎纤前其中,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Ⅰ型),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共30座。

具体而言,超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天津6座城市,特大城市包括东莞、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郑州、西安、济南、沈阳、青岛10座城市。大城市(Ⅰ型)包括哈尔滨、长春、大连、合肥、昆明、太原、长沙、苏州、南宁、乌鲁木齐、石家庄、厦门、宁波、福州14座城市。

需要指出的是,在户籍制度改革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在杨舸看来,将户籍作为福利的思想观念亟待转变。过往上演的城市“抢人大战”就反映出部分城市将户籍作为福利的观念,只有将户籍制度与就业等政策脱钩,剥离各类隐形门槛、前置条件与附加条件,“零门槛落户”才能真正落地。

与2020年相比,今年的《任务》还尤其强调了租购同权。《任务》指出,城市落户政策要对租购房者同等对待,允许租房常住人口在公共户口落户。

杨舸认为,这一政策与“房住不炒”的关联颇深。目前,之所以部分地区仍倾向于以住房作为考察标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公共资源过于稀缺。例如《任务》强调,2021年要支持有条件地区将未落户常住人口纳入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范围,针对的就是相对稀缺的学前教育资源问题。

“其实,租购同权不算新提法,但执行难度实则不小。一方面,租房凭证的规范化有待加强,另一方面在实际情形下,如租客办理业务需房东配合提交房产证复印件等,房东可能存在不配合的情况。未来,在租购同权的政策执行过程中,许多细则仍有待调整和完善。”杨舸说。

真正意义上的人口“自由流动”意味着,既要尊重外来人口流入,也要尊重外来人口回流。对此,《任务》对不同层级城市的协调发展均作出安排。根据《任务》,在城市中,要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在县城里,要加快补齐县城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短板弱项。

“愿意留在大城市的,支持留下来。愿意回小城市发展的,也为他们托底。无论人在哪里,都可以实现安居乐业。”杨舸说。

今年都市圈新点名成都

都市圈发展仍是今年的重点任务。《任务》提出,支持福州、成都、西安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

《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曾提出,支持南京、西安、福州等都市圈磨清编制实施发展规划。对比来看,今年南京“不见了”,而新点名成都。

目前,南京都市竖余圈规划工作已取得突破进展。近日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要求,《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已由江苏省政府、安徽省政府联合印发,即将面向社会全文公布。

就成都都市圈而言,去年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消息将众多目光聚焦于成渝地区。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长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成都都市圈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并不冲突,而是相互配合的关系。例如,从外部看西部仍然由“西三角”重庆、成都、西安共同支撑区域发展。从内部看,仍需要核心城市以都市圈为尺度继续做大做强。

此次除了成都都市圈新被提名,西安都市圈也连续两年被点名,也可以看出近年推进西部核心城市都市圈发展的力度。

成都都市圈涉及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近年四市GDP总和占四川省近半壁江山。今年3月,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尹宏表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就是成都都市圈建设。2月《成都都市圈规划协同工作机制》正式出台,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已在路上。

西安都市圈也在稳步推进,此前围绕西安曾提出“大西安都市圈”“西咸都市圈”等多个概念。当下“培育建设西安都市圈”已写进陕西“十四五”规划,并划定西安都市圈“一核一轴、两翼三区、多组团”发展格局。据了解,《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正在推进报国家发改委申请批复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福州都市圈在今年继续被强调,且放在表述的第一顺位。2020年福州首次跻身万亿GDP城市行列,丁长发表示,这表明福州初步具备了发展都市圈的基础。今年1月,《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通过福建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划定了都市圈的具体范围。

丁长发告诉记者,近两年对于福州都市圈的大力推动,需要结合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理解。在“十四五”规划中,此前“海峡西岸城市群”的表述不再提及,取而代之的是首次提出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新提法则强调了粤、闽、浙三省之间的合作与协同。

“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大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之间,还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超级城市作为支撑。”丁长发表示,福州都市圈意在不断提高福州首位度。

此前,福建拥有三座强市,包括省会福州、经济规模最大的泉州、高新产业发展相对优势的厦门,共同支撑起福建作为全国GDP第七大省的地位,目前福州都市圈发展率先得到有力支持。

“福建也在全力支持福州申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是随着福州都市圈发展的下一步目标。”丁长发表示,当下福州要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立稳脚跟,“仍需在科教基础、营商环境、高新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补短板。”

成都离长沙多远

成都到长沙虚扮全程约1502公里。

成都市人口稳定增长,有常住人口1604.5万人,比上年增长0.8%;城镇化率达71.9%;有户籍人口1435.3万人,其中城镇雹祥人口851.2万人、差肆灶乡村人口584.1万人;出台人才新政十二条,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青年人才落户超过11万人。全市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18元、比上年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98元、增长9.1%。

国内朋友要去冲绳 旅游,想办个人旅游签证需要哪些东西...

申请条件

申请城市

广东全省,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限17个区县),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台州,福州(限市区),厦门,泉州,成都,济南,大连,沈阳,南昌,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石家庄,郑州,长春,合肥,武汉户籍市民

申请方式

首次申请赴港澳地区旅游,必须本人亲自前往户口所在的区公安分局出入境办证大厅办理。

申请材料

1、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3、复印件为A4规格(身份证需要复印正反面,户口簿需要复印户主页,和你所在的那一页);

4、二寸正面免冠平面彩色近照,白色背景,着深色有领上衣,照片大小48X33mm头部宽度21-24mm头部长度28-33mm;

5、正规旅游公司开具的全额发票原件及复印件。

签证办理

内地广东省及23个城市(即是上海、北京、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台州、福州、厦门、泉州、天津、重庆、成都、济南、沈阳、大连、南昌、长沙、南宁、海口、贵阳及昆明)的居民,如欲以个人身份来港观光旅游,必须取得由内地有关公安机关所签发的《往来港澳通行证》和可供一次或两次有效的「个人旅游」签注。

办理流程

1、受理机关:户口所在地的县(区)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

2、提交填写完整的《内地居民往来港澳地区申请表》1份(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不能使用圆珠笔),凭照相馆打印回执及数码光学照片1张。

3、交验身份证、户口簿原件(申请人未满16周岁,只需交验户口簿;军人只需交验身份证明),并提交复印件。

4、持有有效往来港澳通行证的,提交往来港澳通行证。

5、已向公安部门通报出境备案的人员,申请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及港澳个人旅游签注,须按干部管理权限提交单位意见。其他人员,无需提交单位或派出所意见。

收费标准

往来港澳通行证每本100元。

一次有效签注每项20元。

二次有效签注每项40元

(以上收费标准不含邮政速递服务费)

处理时限

首次申请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证:15个工作日;

再次申请签证:10个工作日。

注意事项

(一)持个人旅游签注,在有效期内可自行持证出境赴香港、澳门,无须参加旅游团。

(二)申请签注时,请确保所持往来港澳通行证的有效期超过所申请的签注有效期20天以上。

(三)申请人不得同时持有两本(含两本)以上有效往来港澳通行证,不得同时持有两个(含两个)以上同一前往地的有效签注。

(四)请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不能使用圆珠笔。复印件用A4纸复印。

(五)申请人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60周岁,可以由委托人代为申请。未满16周岁须由监护人陪同或代办,并提交监护人的身份证及关系证明。

在同一受理部门、持用同一本往来港澳通行证再次申请探亲签注的人员,可以由委托人代为申请。

(六)申请人选择邮政特快专递方式领取通行证的,务必在申请表仔细填写"投递地址、收件人、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栏。选择邮政速递由速递公司收取15元/件费用。

(七)经公安部批准,对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灶敏受理、审批、签发管理工作实行政策调控的地市,按照调慧旅控措施审批签发往来港澳通行证和探亲签注。政隐碧枝策调控措施对外公布。

(八)赴港澳的内地居民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及港澳两地的有关法律,如违反上述法律,将依法查处。对在港澳期间有违反当地法例、非法居留、非法就业以及行骗等行为的人员,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2至5年内不再批准其出境申请。

(九)内地居民持往来港澳通行证在深圳或者珠海口岸出境时,发现所持证件上签注信息资料制作有误,可以向广东省公安厅深圳或者珠海出入境签证办事处申请换发相同签注。

(十)内地居民所持往来港澳通行证在香港或者澳门遗失或者损坏,可以通过香港或者澳门中国旅行社向广东省公安厅深圳或者珠海出入境签证办事处申请入出境通行证返回内地。

所需资料:港澳通行证扫描件+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户口本的户主和个人页的扫描件+蓝底【北京白底】2寸彩照电子版,海南的要提供家庭主要成员(父母、夫妻、子女、同胞兄弟)的称谓,姓名、年龄。

审核后通知面试时间,面试时需带上身份证原件/户口本原件/通行证原件。面试后7-15个工作日出证,时间取决于申请人户口所在地回函快慢决定出证时间。

各大城市开放落户限制,哪个城市最值得去?

1、南京

早在今年1月份,南京就发布了人才新政。在补贴这块,谈弊没对A、B、C三类人才分别给予300万、200万和170万的购房补贴。考虑到南京均价2万/平米的房价,拿到的补贴可分别买一套150平米、100平米和85平米的房子。

2、长沙

长沙的人才新政是在去年6月份公布的,同样对于A、B、C三类人才,长沙市政府将分别给予200万、150万和100万的补贴。这个补贴数额虽然没有南京多,但长沙的房价平均在1万/平米左右,如果用补贴含纳来买房的话,分别可买200平米、150平米和100平米的房子,所以性价比反倒比南京更高。

3、南昌

南昌的人才新政刚刚才公布,虽然时间较晚,但却诚意满满。对A、B、C三类人才,除了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奖励补贴外,A类人才还能享受以300平米为标准的全额购房补贴,B、C类人才分别享受最高200万、100万的卜余购房补贴。而南昌的房屋均价在1.2万/平米左右,所以无论怎么看,这个城市在以上三个城市中,对人才的补贴都是性价比最高的。

内地人在拉萨落户需要什么条件?

购房者,投资兴办实业者,夫妻投靠,弃婴,超计划生育子女,父母投靠子女,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1、对于持有过期户口《迁移证》、《出生医学证明》、《复员证》等人员,凡符合现行户口迁移政策规定的,经迁入地户口登记机关核实情况后,准予其办理户口登记;不符合现行户口迁移条件的,原迁出地户口登记机关应予以恢复居民户口。

2、对于遗失户口《迁移证》的人员,经原证件签发地户口登记机关审核后,应按原证件内容予以补发,并注明补发情况。

3、对于因长期外出户口被注销,经调查核实现确已回原籍居住的人员,应予以在原籍恢复户银烂口。符合现行户口迁移条件的,恢复户口后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4、对于农村妇女与外地人员结婚,因不符合迁锋弊漏移政策未迁出、又被原居住地注销常住户口的,应准予在原住地恢复户口,其所生子女,可以随父亲或母亲在当地登记常住居民户口。

5、计划外生育、非婚生育,以及被遗弃的婴儿,监护人可凭医疗保健机构开具的《出生医学证明》,及居住地单位、街道相关部门的证明、知情人证明、民警调查材料等,可依照随父、随母自愿原则,办理出生登记,取消其他证件为前置条件。

6、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确已形成事实收养关系的尚未落户的收养子女,凭县(市)、区以上民政收养登记机关出具的《收养证》(仅限事实收养子女),经户籍民警审查核实后,由派出所领导批准,可办理落户登记。

7、需到城镇投靠子女的人员,允许在子女居住的城镇登记居民户口,不受身边有无子女的限制。对因工作调动等原因在其他地区离休、退休的人员,需要返回原工作单位所在地或者原籍投靠配偶、子女卜返的,应当办理落户登记。

8、对孤寡老人或父母双亡的未成年人,准予其在自愿瞻养或抚养人所在地落户,经公证机关公证后,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对因工作调动等原因在其他地区离退休人员,需返回原籍工作单位所在地或在原籍投靠配偶、子女的应当优先。

扩展资料:

近年来,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吸引人才,已经成为二、三线城市的普遍做法。各地户籍改革不断加码,进一步放宽人才落户条件,出台与户籍新政相配套的多重优惠政策,并大幅度简化落户办理流程。

目前,除了特大城市之外,各城市已基本放开对人才落户的限制,通过户籍改革来引进人才,推进城市化进程,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1、门槛再降低

多地升级了户籍改革政策,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放宽人才落户条件。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部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或意见,大多数城市已经放开放宽落户限制,许多中小城市基本实现落户零门槛。多地进一步放宽学历限制。

浙江省杭州市放宽了对于落户的学历限制。根据杭州市最新落户政策规定,35周岁以下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人员只要在杭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3年,且在杭州市区有合法固定住所,便可申请落户杭州。

而在之前的落户规定中,35周岁以下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要申请落户,其职业(或工种)必须符合杭州市紧缺职业(或工种),并且需要在杭工作满5年且拥有住房。

2、年龄限制也继续放宽。

广东省广州市出台实施《加强我市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及配套文件》,学历类引进人才入户年龄比之前放宽5岁,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年龄限制分别从35、40、45周岁放宽至40、45、50周岁。

海南省海口市对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资格人才的落户年龄限制从40周岁放宽至55周岁;对于全日制专科学历、高级工职业资格或执业资格人才的年龄限制从40周岁放宽至45周岁。

3、缴纳社会保险年限更宽容。

江苏省南京市公布了修订后的《南京市积分落户实施办法》。原《办法》中申请积分落户的条件之一“近2年内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改为“累计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不少于24个月”,相当于放低了门槛。

进一步降低的还有投靠落户门槛。杭州市出台的落户新政将夫妻投靠落户的婚龄要求从原先的3年降至2年,并且规定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投靠在杭子女,不受“身边无子女”及《浙江省居住证》的条件限制,可自愿选择投靠在杭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处的子女。

广州市出台的落户新政也放宽了投靠子女、投靠父母的落户条件。新政规定,符合老人投靠子女入户的一方,其配偶未达到老人投靠子女的年龄条件但符合投靠配偶的登记结婚年限的,配偶可一并随迁迁入广州。

各地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从宏观角度看,可以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从微观角度看,可以帮助大量进城人员解决户口问题,使他们更便捷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务。

4、配套政策多

梳理各地户籍新政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城市为配套人才落户推出了多种优惠政策,包括住房和生活补贴、创业支持等。为引进人才提供住房保障成为吸引人才落户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海口市首批人才住房租赁补贴和购房补贴开始受理申报。例如,对于50岁以下拔尖人才,提供住房租赁补贴5000元/月,购房补贴6万元/年;对于本科毕业生,提供住房租赁补贴1500元/月,购房补贴1.8万元/年。

海南省文昌市发布了《关于印发文昌市引进人才住房保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通知提出,通过人才公寓、住房租赁补贴或购房补贴、租赁住房、商品住宅等多种方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以租为主的引进人才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不少地方的人才公寓可以实现拎包入住。四川省成都市建设的人才公寓内部装修精良,家具配置齐全,配备了沙发、电视、空调、洗衣机、床、抽油烟机,甚至还有鞋柜、衣架。

各地创业支持政策相继出台,提升了对人才落户的吸引力。

天津市印发的《关于支持“海河英才”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提出,为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者提供创业贷款支持,准许其申请最高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并按规定给予贷款贴息;对已成功创业且带动就业5人以上、经营稳定的,可给予最高50万元贷款再扶持。

湖北省襄阳市还规定了最低年薪。1月28日襄阳市对外发布了《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出台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最低年薪标准,本科生和持中级职业资格技工证书的技能人员年薪不低于4万元,最低年薪标准随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整”。

发放生活补贴也成为不少城市的普遍做法。

湖南省长沙市推出“长沙人才新政22条”,对人才进行分梯度生活补贴。对新落户并在长沙工作的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对于新进长沙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员,给予10万元生活补贴。

5、落户可“秒批”

为加速人才落户,各地大幅度简化落户办理流程,流程办理呈现线上化、精简化的新趋势。

近几年,西安市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升级,效果也逐渐显现。据统计,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2时,西安全市市外迁入共79.5万人,学历落户和人才引进占总迁入落户的63.5%。

在广东省深圳市,落户甚至可以实现“秒批”。根据深圳市《在职人才引进和落户“秒批”工作方案》,深圳将对高层次人才、学历类人才、技能类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和博士后4类人才正式实施落户深圳“秒批”。

为此,深圳将线下实体窗口收取纸质材料变为提供24小时全天候在线电子收件,人才引进环节无需任何纸质材料,只需上传直接相关的电子扫描件,审批结果电子化,取消纸质调令和入户指标卡,全部实行电子数据推送。

除了户籍办理线上化之外,户籍办理的手续也正逐步精简。

2018年末,山东省青岛市发布的《关于青岛市人才引进落户办理公告》提出,自2018年12月1日起,人才引进落户办理统一到公安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不再对落户资格进行审核,人才引进落户实现“只进一扇门”。

广州市发布《关于实施减证便民优化广州市引进人才入户申报材料的通知》,取消了提供引进人才入户申报材料达12项,包括调动或就业登记材料、身份证复印件、用人单位营业执照等,精简幅度超过原材料的3/4,最终减少到2项必备材料,5项选择补充类材料。

落户当场办结成为不少地方的承诺。山东省潍坊市公安机关所有派出所均开辟绿色通道,办理人才落户,材料齐全的,省内的当场办结,省外的当场核发准迁证。所有户籍窗口一律提供延时服务,业务不办完,民警不休息,人才未离开,窗口不下班。

山西省太原市将原来只可以由城区各分局、县(市)公安局办理的《准予迁入证明》延伸至全市六城区72个派出所均可办理。而且派出所或区、县(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户籍接待窗口设立落户“绿色通道”,当场审核申请材料,合格者现场核发《准予迁入证明》。

通过户籍改革引进人才,是人才发展的第一步。吴江指出,人才引进后,城市还需要通过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来留住人才,解决户籍只是吸引人才的一个基本条件,用产业留住人才方是长久之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藏自治区户口办理指南

取消附加限制 这些地方放开落户限制 如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城市户籍政策迎来新动向。近日,湖北省发改委发布的一则文件明确指出,取消除武汉市外全省其他地区落户限制,进一步降低武汉市落户门槛,改进积分落户办法,实行省内户口迁移一地办结机制。

在放开放宽落户的进展中,湖北省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今年2月的一纸文件使得江西成为第一个正式宣布全面放开城镇落户条件、全面取消城市落户限制的省级行政区。而且陕西、广州等多地均表现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走在放开放宽除省会城市以外的城市落户限制的路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落户限制放开放宽的大背景下,今年5月份,深圳市的一则《征求意见稿》却显现落户政策拟收紧的信号。户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难点?如何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落户政策“一紧一松”调整背后

人口增长PK实际的硬件约束

近日,湖北省发改委发布的《2021年全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要点》显示,取消除武汉市外全省其他地区落户限制,进一步降低武汉市落户门槛,实行省内户口迁移一地办结机制。

2月23日,江西成为第一个正式宣布全面放开城镇落户条件、全面取消城市落户限制的省级行政区。早在2020年4月,省会南昌已全面放开了城镇落户条件,实行“零门槛”落户。

此外,近年来,广东、贵州、四川、山东、陕西、河南、甘肃等多个省级行政区均在调整落户限制。目前,多个省份的省会城市均已实现全面放开落户,包含河北石家庄、山东济南、福建福州、云南昆明等等。

4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再次明确提出,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其中,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

从常住人口来看,根据《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全国有6个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分别是北上广深、重庆和天津;500万-1000万之间的特大城市有11个,如东莞、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郑州、西安、沈阳、青岛等;300万-500万之间的I型大城市有13个,如大连、长沙、石家庄、合肥、昆明等。

“石家庄、济南、昆明等省会城市已经实行了开放落户。也就是说,中国现在有落户门槛的城市仅剩20余个。”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在4月份《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公布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城市放开放宽落户的大背景下,深圳市拟收紧落户限制的消息引起热议。

5月26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

其中,将核准类学历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全日制本科,技术型人才底线要求调整为“中级职称 全日制大专”,技能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技师。不符合上述核准条件的其他人才,统一由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在专项指标计划内通过积分方式择优审批引进。

夫妻投靠基本要求由结婚时间及被投靠人入深户时间满2年调整为满5年,并增加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高级技师和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原则上只享受一次不受时间限制优先解决配偶随迁问题的条件;老人随迁将子女入深户时间要求由8年调整为15年,并增加子女在深圳缴纳社保连续满15年的要求。

业内表示,征求意见稿中的举动体现出深圳拟收紧落户政策。谈及背后的原因时,陆铭表示,深圳今天出现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应不足、存在短板等问题的结果,对接下来的人口增长产生制约,尤其是学校。

“学校这个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难以基指克服的问题,因为学校距离居住地点不能太慎御远。”陆铭表示,不仅是深圳,中国一些大城市,由于没有重视人口增长的客观趋势,在新建居住点的时候,没有给教育用地留下充分空间。

陆铭强调,深圳当前的现象,“我更愿意把它解读为在实际的硬件约束下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措施。”

陆铭指出,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深圳应该加大教育等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突破传统思维的约束,释放深圳增长的空间。

他举例表示,目前深圳仍然有接近一半的用地留作生态用地,但深圳作为一个面积只有2000平方公里,人口却达到2000万的城市,没有必要保留这么多的生态用地;另外,深圳在某些方面需跟东宽锋岩莞、惠州形成都市圈发展,进而解决深圳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

中国户籍研究领域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太元评价各大城市的所谓落户政策收紧或放松指出,“各地城市自己以前制定的与国家户籍改革政策不一致的限制规定,一直就是我们户籍改革所要突破的东西。”他还表示,“放开是针对从前过于严格的审批而言的,不是针对户籍而说的,中国的户籍登记管理,不会有什么放开,户口迁移的办理,手续上还是会严密的,也不会是所谓‘放开’。”

如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专家:“要祛除行政审批可能导致的特权”“增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展还是在有序地推进,甚至比之前大家的预期要来得快。”陆铭表示,大城市尤其是城区常住人口在500万以上的特大和超大城市,应该看清楚户籍制度改革的长期趋势,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

王太元认为,“目前不少人想要的不是合法的居住生活,而是要求享有城市给户籍人口的各种特定待遇,不管把这要求叫做市民待遇还是国民待遇,这就不是‘户口迁移政策’所能解决的问题了,超出迁徙自由的范围了。也就是说,全面实现居住证制度之后,法律制度意义上的迁徙自由,其实已经实现了;而给迁徙加入各种各样的经济待遇,就不是迁徙自由而是国民待遇的问题了。”

对于大城市的积分落户制度,他认为,“积分落户是实现部分人与特大城市之间的双向选择而达成迁徙,居住证是实现其他人与大中城市之间的双向选择而达成迁徙。”

他进一步指出,我们三十几年来想改掉的,不是户籍与经济利益的挂钩,住在不同的城市,其发展机遇、收入水平、消费水准等等事实上是不同的,是密切相关而不可能“脱钩”的;我们要“脱钩”的,是通过行政审批落户从而马上享有的特定经济利益,也就是人们目前还想尽量争取搭的“社会主义包福利”的末班车。

王太元还告诉记者,“国家已经明确,户籍制度将‘逐步实现以居住地落户’,也就是说,你在某地居住多长时间之后依照制度自动确定为常住户籍,不再进行户籍迁移审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