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落户条件2019社保
落户成都需要那些条件?以下列了一些出来,辛苦的码字希望被采纳!
分别为成都购房落户,成都学历落户,成都技能落户,投靠亲属落户
第一,成都购房落户,2014年7月以后购房的需要满足房产面积90平以上,取得房产证,成都缴纳12个月的社保证明,及即可购房落户
第二,房子面积不足90平方的,需要成都24个月社保证明及2年居住证原件
第三,大专学历的(含非统招本科及大专学历者),都需要单位缴纳3个月以上的社保证明,无房的情况下可以落户成都集体户,通过人才引进方式落户成都
第四,统招本科学历及以上学历者,无需单位及社保证明,直接可以落户。高新区和天府新区都可以随意选择。
第五。成都直系亲属有房的,可以通过学历落户于房子上,没有学历的则需要提供成都缴纳12个月的社保证明。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成都市买房落户条件有哪些
成都近两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在西部规划下,发展为迅速,因此吸引了非常多的外地人去成都工作,对于外地人来说,最好是能入户在当地的话,能享受到各项福利政策,是很不错的,因此大部分人会选择入户,而成都入户主要有积分、学历、购房等方式,要满足相关条件才能入户,那么成都市买房落户条件有哪些呢?下面就随小编来了解看看吧。
一、成都市买房落户条件有哪些
成都市买房落户要求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有购买建筑面积超过90平方米的商品住房、二手住房,要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依法缴纳满1年的社会保险,才能申请落户,而且仅限2018年1月1日前买的房子才能办理购房落户,因为成都在这个时间就取消购房落户了。
二、成都落户方式有哪些
1、技能人才落户
申请人要取得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要在同一单位连续缴纳满2年的社保,不能出现补缴、断交的情况,除此之外还要有单位的推荐、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认定,在申请时要选择落户地,已有住房的可以在住房所在地申请办理,没有住房的可以在直系亲属住房所地申请办理,或单位集体户、单位所在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申请办理等。
2、积分落户
成都市2019年的积分落户是在5月25日开始进行网上预约的,申请者要在5月31日之前将申报材料提交,积分申报时间为6月1日-7月31日,9月的15-30号可以通过成都市居住证积分公众服务平台进行公示名单查询,通过就能办理入户手续 。
编辑小结:以上就是关于成都市买房落户条件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小编分享的内容能给大家一些参考,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齐家网来咨询。

2019年“蓉漂计划”开始申报了,安居成都看这里!
7月3日,记者从成都市人才办了解到,2019年“蓉漂计划”开始申报了。进行申报的各类人才需要在本月19日前提交申请。本次“蓉漂计划”对于各类人才给予60万-300万不等的资助,对于顶尖创新创业团队每个给予500万元资助。
据了解,2018年,通过实施人才新政,成都吸引了超过25万人来蓉落户。针对蓉漂人才的各类政策也在稳步推进。关于人才安居这方面,目前,成都22个区(市)县已经实现了人才安居“两个全覆盖”,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建设项目全覆盖和人才安居网络受理审核全覆盖。
在今年3月10日,成都市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建设工作要点》中提到,要推进人才公寓建设与人才安居服务,实现2019年人才公寓及产业园区配套住房建设新开工400万平方米。 同时,成都还将进一步明确人才公寓租售方式和租售程序,持续优化人才安居服务水平。并试点人才公寓共有产权销售方式,实行“先租后售”和共有产权并行模式。人才安居服务水平的不断优化,让蓉漂人才在成都安居乐业。
据封面新闻记者同统计,在2018年通过公开拍卖方式供应的200宗土地中,地块规划有特定产业要求的土地超过50宗,总面积超过5000亩;而规划为人才公寓用地的土地,也多达20余宗,成交面积近2000亩。业内人士指出,产业用地及人才公寓用地规划的增长趋势,在未来三年中还将继续。
作为新一线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经济活力度高,后发潜力巨大,未来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落户蓉城,而人才公寓等安居工程,也能帮助这些青年才俊更好的安家成都。
申报范围:
2019年“蓉漂计划”的申报范围为满足成都市构建“5+5+1”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符合“16+1”重点产业生态圈战略布局,服务成都市66个产业功能区发展的在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符合相关申报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外资区域性研发、物流、销售、财务中心等功能性总部企业引进符合相关申报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团队)。企业是指在我市依法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纳税关系在我市。其中,对于国有企业、在蓉高校申报的各类人才只受理创新类,不受理创业类。
引才类型: 在引才类型方面,2019年“蓉漂计划”引进人才共有3类:
(A类)国际顶尖人才 1.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图灵奖(A.M.Turing Award)或菲尔兹奖(Fields Medal)等国际大奖获得者。 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3.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科学院院士或者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4.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 5.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顶尖人才。
(B类)国家级领军人才 1.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完成人等。 2.国家“万人计划”中除杰出人才之外的入选者、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 3.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或项目主要完成人。 4.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5.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领军人才。
(C类)地方高级人才 1.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2.四川省“千人计划”“天府万人计划”入选者。 3.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或项目主要完成人;省自然科学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获得者或项目主要完成人。 4.天府科技英才培养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入选者、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5.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高级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A、B、C类都仅指长期项目,其他项目不作划分。在具体的申报条件方面,分为长期项目、海外短期项目、青年项目和顶尖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四大类。申报的专项分为市校(院、企)地合作专项、军民融合专项、金融人才专项和东部新城专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