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落户成都-国家版权创意基地

成都工作网

免费咨询电话13408589752

职称落户 2023-04-21 02:12:33 阅读(70) 评论(0)

成都高新区西区在哪里

成都高新西区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实施省、市"一号工程"的重要载体,是聚集发展以电子信息为龙头及现代中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是成都构建西部战略高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成都高新西区位于成都市西、三环路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距成都市中心6公里,起步区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总面积43平方公里。始终致力于建设自然、人居、政策、服务及基础设施全方位与国际接轨的创业和生活环境,已成为中国西部投资、创业、工作和生活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

高新西区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

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招商、高效率服务、高效益发展,依靠思路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环境创新,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可持续发展的电子信息和生物制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加速形成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政策、机制等聚集效应,努力把高新西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信息网络发达、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清新优美、企业富有活力、文化氛围浓郁、具有现代水准的全国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智能化高科技园区,逐步构建中国西部"硅谷"。

成都将坚持什么大力发展现代文创产业

成都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大力发展现代文创产业。

成都将推动数字文创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和重要增长极,实现数字文创从“盆地”走向“高地”。成都市将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加力加劲构建现代文创产业体系,奋力交出推动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合格答卷。

目前成都市累计建成文创产业园区面积968.2万平方米,打造城市文化新空间404个,2022年新评定市级文创产业示范园区40个、文创特色街区20个、文创特色村(社区)20个。成都市文创产业建圈强链以天府数字文创城、少城国际文创谷、东郊记忆艺术区为主要承载地,成都影视城、三国创意设计产业功能区、安仁·大邑博物馆特色小镇为协同发展地,形成“3+3”空间布局。

文创产业链平台

国家级产业链平台加快布局,目前,中国(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基地、中国(成都)超高清视频创新应用产业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国家级文创产业链平台已在“3+3”区域布局,为文创产业建圈强链提供了高能级平台支撑。其中,中国(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中意文化创新产业园落地天府数字文创城。

三国创意设计产业功能区获评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位于成都影视城的中国(成都)超高清视频创新应用产业基地,是国家广电总局批复的省部共建的全国首个国家级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联动超高清数字摄影棚群落等10余个项目落地成都影视城,产业生态逐步形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成都市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历史沿革

1988年8月,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火炬计划工作会议。以建设国家高新区为重要内容的火炬计划正式开始实施。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成都高新区)开始筹建。

1990年,成都高新区获准正式成立。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先期开发2.5平方公里。

1996年3月,从成都市武侯区成建制划入芳草、肖家河两个街道办事处和桂溪、石羊场两个乡,面积由2.5平方公里增加到47平方公里。

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成都高新区设立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四川省成都出口加工区分设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以“一区两园”模式管理、运行。

2001年1月,位于成都市郫县的“成都现代工业港”划入成都高新区,设立成都高新区西区科技园,面积7平方公里。成都高新区由此形成一南一西两个园区,即“一区两园”的布局格局。

2003年12月,设立成都高新区西区办事处(后改为合作街道办事处),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农村的体制,管理南部园区、西部园区19个村、169个村民小组。西部园区面积由7平方公里扩大为35.5平方公里。

2010年5月,从成都市双流县成建制划入中和街道。

201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升格变更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

2012年5月,新加坡与四川省合作的新川创新科技园在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开工建设。

2012年12月,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筹备组。

2013年9月,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筹备组变更为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办事处。 1991年,成都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0年,成都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

2001年,成都高新区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通过ISO14001中国认证和英国皇家UKAS国际认证的区域。

2006年,成都高新区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园区”试点单位。

2011年9月,成都高新区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首批版权示范园区。

2012年4月,成都高新区被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批准为全国首批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

2013年2月,成都高新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中国西部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2013年8月,成都高新区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2013年9月,成都高新区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

2013年10月,成都高新区启动“三次创业”计划。

2015年6月,成都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西部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5年9月,成都高新区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5年10月,中韩两国共同宣布,在成都高新区设立中韩创新创业园,依托中国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韩国创造经济革新中心等两国创新创造机构推动建设。

2016年1月,成都高新区与中国科技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2016年3月,成都高新区与双流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成都国际生物产业城。

刚刚,世界500强药企阿斯利康西部总部落户成都

11月5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成都高新区与参展企业阿斯利康签署中国西部总部投资合作协议,标志着又一跨国制药巨头入驻成都。这也是全球领先跨国药企在四川省设立的首个具备完整功能的总部型项目。

阿斯利康总部位于英国剑桥,是一家全球性制药企业,专注于研发、生产及营销处方类药品,重点关注肿瘤、心血管、肾脏及代谢、呼吸及免疫多个疾病领域。阿斯利康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2019年阿斯利康年营收243亿美元,其中在华销售额近49亿美元,是中国市场增速最快的跨国药企之一。

阿斯利康中国西部总部定位为全国区域性总部,将成为阿斯利康中国5大区域总部之一,具备运营、销售、创新孵化等功能,阿斯利康部分创新产品也将通过中国西部总部独家进口销售。同时,其商业创新中心及产业孵化器也将同步落户。

商业创新中心将着力诊疗一体化,阿斯利康公司提供平台,融合产业链上下游优秀企业、解决方案,具备展示、配套、研究及推广功能。产业孵化器将依托阿斯利康在全球的优势,引入孵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质项目,并为孵化项目提供专业辅导及产业化保障。

作为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先后被授予国家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产业基地、国家首批药品出口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 科技 产业基地、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及医疗器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也是“十三五”期间全国首家且唯一承担新药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在2020年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成都高新区位居第3位。

编辑 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视高天府中心城和天府创新中心是一个开发商吗

视高天府中心城和天府创新中心不是一个发商,而是一个混合类型的综合性开发项目。天府中心城位于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由视高集团(国内知名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开发,总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天府中心城以“精品智慧城市”为概念,以城市综合体为核心,把商业、办公、文化、休闲、居住等多种功能融合推进,致力于打造一个拥有现代商业、办公、文化和休闲等功能的国际化综合性社区。

而天府创新中心则是视高集团投资开发的创新型现代城市,总占地面积约为22平方公里,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由视高集团投资开发,集商业、办公、住宅、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被誉为“中国创新之都”,集智慧城市、社区文化、现代写字楼、住宅、休闲娱乐于一体,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智慧城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