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A、B、C类人才可跨区域购买人才公寓,此举有何利呢?
根据成都住房和城建管理局发表的“跨区购买人才公寓的相关通知”,通过符合《成都人才安居资格认定方法》中的A,B,C类人才,可以不受工作单位的限制来购买人才公寓,其中A类人才则是国内外顶尖的人才,需要获得很高的成就,而B类都是国家级的领军人才主要成就则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等,而C类地方级人才则是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等,这一举措的颁布也是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才来成都安居,不仅可以促进当地人才公寓的销售,提高地域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人才入驻。
这一举措的颁布能够使成都成为高端人才青睐的城市,高端人才的引进能够对当地的技术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促进意义,成都为了能够吸引更多人才,出台了很多人才政策,人才绿卡研发资金,创业扶持等相关举措,让很多青年人以及高端人才感受到成都是一个温暖的城市,目前也已经通过相关政策以及加大人才公寓的建设力度,针对景区短缺的优秀人才提供人才公寓,解决各类人才的安居之忧,同时也吸引了众多青年学子慕名而来,在成都求学创业扎根还成为一名新的成都人。
城市的发展需要有更多青年以及高端技术的专家参与到城市建设当中,全国各地的省市都在积极推展人才补助以及福利待遇,想要吸引更多的青年以及高端人才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成都还不断的推动创新发展,想要通过,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为城市注入更多的活力,扩大了市级人才发展的专项资金额度,为建立成都人才综合服务中心,为更多来成都发展的人才提供全面保障。
成都高新区人才认定申报要求+条件
一、申报要求
(一)申报人所在企业工商注册地址及税收关系均在成都高新区,且申报人所在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完税证明、社保缴纳单位须一致。
(二)本申报通知中“创始人”指申报时企业工商备案章程中持股比例不低于5%的创业人才,“核心管理人员”指企业副总及以上高管。凡申报创始人(持股比例不低于5%)和企业核心管理人员(副总及以上高管)方向的,每家企业累计限报3人。
二、分类标准
■ (一)A类人才
●方向一:符合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A类标准且在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的人才。
●方向二:曾在世界500强企业担任高级副总裁及以上高管且在成都高新区创办企业的人才(持股比例不低于5%)。
●方向三:成都高新区认定的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创始人(持股比例不低于5%)。
●方向四:在高新区自主创业,为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年度研发经费投入1亿元以上或年纳税2亿元以上或年度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或年度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创始人和核心管理人员。
■ (二)B类人才
●方向一:符合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B类标准且在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的人才。
●方向二:在全球排名前200名高校、国内双一流高校担任教授或研究员,且在成都高新区创办企业的人才(持股比例不低于5%)。
●方向三:成都高新区认定的瞪羚企业或已上市(不含新三板)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创始人(持股比例不低于5%)。
●方向四:近三年在成都高新区开展科技创新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年度销售收入达到较大规模(5000万元以上)的科技创新产品的研发或管理人员(每家企业累计限报3项产品,每项产品限报3人,管理人员须为部门经理及以上职务)。
●方向五:在高新区自主创业,为成都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年度研发经费投入5000万元以上或年纳税1亿元以上或年度销售收入15亿元以上或年度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创始人和核心管理人员。
■ (三)C类人才
●方向一:符合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C类标准且在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的人才。
●方向二:经认定的种子期雏鹰企业、高层次“四派人才”企业和从成都高新区申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创始人(持股比例不低于5%)。
●方向三:近三年在成都高新区开展科技创新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年度销售收入达到一定规模(3000万元以上)的科技创新产品的研发或管理人员(每家企业累计限报3项产品,每项产品限报3人,管理人员须为部门经理及以上职务)。
●方向四:在高新区自主创业,为成都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一定贡献(年度研发经费投入2000万元以上或年纳税5000万元以上或年度销售收入7亿元以上或年度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以上)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创始人和核心管理人员。
●方向五:在成都高新区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已上市(不含新三板)科技创新型企业副总及以上高管。
■ (四)D类人才
●方向一:符合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D类标准且在成都高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才。
●方向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企业的创始人(持股比例不低于5%)。
●方向三:在未来科技城、国际生物城、高新西区范围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
●方向四:在成都高新区企业工作,且年工资薪金不低于20万元人民币的专业技能人才。
成都市买房落户条件有哪些
成都近两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在西部规划下,发展为迅速,因此吸引了非常多的外地人去成都工作,对于外地人来说,最好是能入户在当地的话,能享受到各项福利政策,是很不错的,因此大部分人会选择入户,而成都入户主要有积分、学历、购房等方式,要满足相关条件才能入户,那么成都市买房落户条件有哪些呢?下面就随小编来了解看看吧。
一、成都市买房落户条件有哪些
成都市买房落户要求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有购买建筑面积超过90平方米的商品住房、二手住房,要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依法缴纳满1年的社会保险,才能申请落户,而且仅限2018年1月1日前买的房子才能办理购房落户,因为成都在这个时间就取消购房落户了。
二、成都落户方式有哪些
1、技能人才落户
申请人要取得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要在同一单位连续缴纳满2年的社保,不能出现补缴、断交的情况,除此之外还要有单位的推荐、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认定,在申请时要选择落户地,已有住房的可以在住房所在地申请办理,没有住房的可以在直系亲属住房所地申请办理,或单位集体户、单位所在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申请办理等。
2、积分落户
成都市2019年的积分落户是在5月25日开始进行网上预约的,申请者要在5月31日之前将申报材料提交,积分申报时间为6月1日-7月31日,9月的15-30号可以通过成都市居住证积分公众服务平台进行公示名单查询,通过就能办理入户手续 。
编辑小结:以上就是关于成都市买房落户条件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小编分享的内容能给大家一些参考,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齐家网来咨询。

成都高新区人才认定条件
一、申报要求
(一)申报人所在企业工商注册地址及税收关系均在成都高新区,且申报人所在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完税证明、社保缴纳单位须一致。
(二)本申报通知中“创始人”指申报时企业工商备案章程中持股比例不低于5%的创业人才,“核心管理人员”指企业副总及以上高管。凡申报创始人(持股比例不低于5%)和企业核心管理人员(副总及以上高管)方向的,每家企业累计限报3人。
二、分类标准
温馨提示:关于ABCD类人才部分认定方向调整的说明:
一、B类方向三:
对瞪羚企业或上市企业通过后期股权变更达到持股比例不低于5%的新增股东进行人才认定时,瞪羚企业须为高新区“上规入库”企业,其原始股东认定条件不变。
二、C类方向二:
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种子期雏鹰企业通过后期股权变更达到持股比例不低于5%的新增股东进行人才认定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须为高新区“上规入库”企业,种子期雏鹰企业须达到“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或累计获得股权融资不低于500万元”标准,其原始股东认定条件不变。
三、D类方向二: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企业股东进行人才认定时,企业须达到“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或累计获得股权融资不低于500万元”标准。
四、D类方向四:在原有专业技能人才证书的基础上,将获得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证书的人才同时纳入认定范围。
五、A、B、C三类就业方向的人才,须提供12个月连续社保缴纳证明。
■ (一)A类人才
●方向一:符合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A类标准且在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的人才。
●方向二:曾在世界500强企业担任高级副总裁及以上高管且在成都高新区创办企业的人才(持股比例不低于5%)。
●方向三:成都高新区认定的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创始人(持股比例不低于5%)。
●方向四:在高新区自主创业,为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年度研发经费投入1亿元以上或年纳税2亿元以上或年度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或年度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创始人和核心管理人员。
■ (二)B类人才
●方向一:符合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B类标准且在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的人才。
●方向二:在全球排名前200名高校、国内双一流高校担任教授或研究员,且在成都高新区创办企业的人才(持股比例不低于5%)。
●方向三:成都高新区认定的瞪羚企业或已上市(不含新三板)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创始人(持股比例不低于5%)。
●方向四:近三年在成都高新区开展科技创新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年度销售收入达到较大规模(5000万元以上)的科技创新产品的研发或管理人员(每家企业累计限报3项产品,每项产品限报3人,管理人员须为部门经理及以上职务)。
●方向五:在高新区自主创业,为成都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年度研发经费投入5000万元以上或年纳税1亿元以上或年度销售收入15亿元以上或年度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创始人和核心管理人员。
■ (三)C类人才
●方向一:符合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C类标准且在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的人才。
●方向二:经认定的种子期雏鹰企业、高层次“四派人才”企业和从成都高新区申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创始人(持股比例不低于5%)。
●方向三:近三年在成都高新区开展科技创新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年度销售收入达到一定规模(3000万元以上)的科技创新产品的研发或管理人员(每家企业累计限报3项产品,每项产品限报3人,管理人员须为部门经理及以上职务)。
●方向四:在高新区自主创业,为成都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一定贡献(年度研发经费投入2000万元以上或年纳税5000万元以上或年度销售收入7亿元以上或年度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以上)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创始人和核心管理人员。
●方向五:在成都高新区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已上市(不含新三板)科技创新型企业副总及以上高管。
■ (四)D类人才
●方向一:符合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D类标准且在成都高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才。
●方向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企业的创始人(持股比例不低于5%)。
●方向三:在未来科技城、国际生物城、高新西区范围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
●方向四:在成都高新区企业工作,且年工资薪金不低于20万元人民币的专业技能人才。
成都市最新人才abcd认证条件
成都市最新人才abcd认证条件如下:
1、A类:国内外顶尖人才。主要包括: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等。
2、B类:国家级领军人才。主要包括: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完成人、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
3、C类:地方级领军人才。主要包括: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成都人才计划”人选、享受四川省或成都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或项目主要完成人等。
4、D类:其他高级人才。主要包括: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取得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且获得相应学位的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国、境)外学历学位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省或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等。
人才补贴:
1、人才安家补贴。
成都对全市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从外地新引进的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按照《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分为A、B、C、D四类,从引进的次月起发放安家补贴,共补贴3年。其中A、B、C类补贴标准为3000元/人.月,D类补贴标准为2000元/人/月。
2、人才提升技能等级补贴。
对取得初级(五级)、中级(四级)和高级(三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成都市企业职工,补贴标准按照1000元、1500元和2000元分级发放。成都市紧缺急需的职业按照1100元、1800元和2500元的标准分档发放补贴。
成都abcd类人才子女择校政策
成都abcd类人才子女择校政策如下:
1、成都高新区A类人才子女可在成都高新区不受户籍及居住地限制选择学校及幼儿园;成都高新区B类人才子女可在成都高新区不受户籍及居住地限制选择学校,就读幼儿园由教育部门按照就近原则保障。
2、成都高新区C类人才子女在成都高新区就读学校由教育部门按照就近原则保障。成都高新区D类人才子女就读学校及幼儿园按照成都市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转)学(园)及居住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转)学等相关政策办理。
其中成都高新区A、B类人才子女在成都高新区就读学校及幼儿园享受成都高新区户籍同等待遇。上述学校及幼儿园是指成都高新区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及公办、公益幼儿园。成都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政策是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其子女无论是否具有中国国籍,在成都市就读幼儿园到普通高中期间有且仅有一次入学优待机会(以身份证号为准)。
省级高层次人才子女申请入学流程:家长按照省专家服务中心要求准备所需材料原件、复印件,提交至省专家服务中心专家服务部;省专家服务中心审核相关材料,家长前往省专家服务中心领取认证结果相关材料。
随后,登录成都招考如实填写信息,并上传以下材料:经省专家服务中心盖章的“省级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申请表”;户口簿首页、监护人页、子女页;若申请人与子女不在同一户口簿,还须上传子女出生医学证明(若子女为外籍还须上传翻译件);
若子女非成都户籍,还须上传居住证;若子女非中国籍,还须提供护照(旅行证)及公安机关出具的居住证明;教育行政部门线上审核申请。家长登录系统查询资格审查结果,确认是否需要补充材料再次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