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星河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成都星河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高新技术企业,坐落于成都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集雷电防护组件研发槐轮、生产及高端雷电防护系统集成的专业雷电防护企业。公司产品已成规模应用于空军雷达、导弹阵地等对雷电防护要求极高的领域或装备。汶川抗震救灾指挥、北京奥运会禁飞保障、西藏特殊试验训练等重大任务,都留下了星河责任的印记,2011年星河产品正式进入驻港部队。2007年,公司将应用在部队的研究成果无缝移植到电力雷电防护领域,通过滤除危害频率、阻碍尖峰传输、加强向外辐射、增大内李明饥部衰减等精确控制哪返雷电波的方法,实现对雷电灾害的“避其害而顺其势”的防护,丰富和拓展了输电线路的雷电防护理念。目前,星河科技产品已应用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中国神华集团等十几个省市区的多等级高压线路,实现了降低跳闸率80%的骄人业绩.公司荣誉创新是公司的灵魂与源动力,公司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空军工程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合作中,公司荣获一项由胡锦涛主席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获一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唯一获得这些殊荣的小型企业。近年来,公司承接了国家级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项目,有两个项目获得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支持。公司由于设备应用于军队,承担保密义务,所以不设官方网站。
法定代表人:张强
成立时间:1999-03-31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1010900008803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成都高新区永丰路52号1幢7层5号

星河world科创城什么时候动工的
2021年3月。根据澎湃新闻客户端发布的信宴悔息显示成都温江星河WORLD·科创城自2021年3月动工以来,以看得见的速度不断带来新变化。成都温江星晌拍正河WORLD科创城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总投资额160亿元贺模,入驻企业150家,年产值100亿元,占地面积574.8亩。
星河科创城对温江的影响
提橘键振区域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查询搜狐网得知,星圆衡巧河科创城对温江的影响是提振区域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成都星河WORLD科创城首开区占地约575亩,总建拦扰筑面积约103万方。
2021年中外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综述
2021年的商业航天已经站在了行业发展的关键点,细分领域包括航天器制造业、地面站和终端设备制造、发射服务业、航天应用及服务、其他服务等。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商业航天赛道的融资事件共35起,披露融资金额有64.5亿元。各地政府也是动作频频,竞争激烈。
一、2021年国内各地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概况
北京:
2021年1月13日北京市发布《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发挥“南箭北星”辐射引领作用:在大兴区、经开区建设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以及商业火箭创新中心,做强“南箭”;在海淀区建设商业卫星产业基地等,做强“北星”。
2021年4月,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正式揭牌。基地将围绕商业火箭研发、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以及卫星互联网示范应用等领域,汇聚卫星应用、信息技术、航天材料和先进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好穗用等配套企业,形成全产业链布局发展。其中,16家商业航天企业集中签约。
2021年12月,瞄准北京经开区星箭网络产业,北京经开区发布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星箭网络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并宣布成立北京亦庄星箭网络产业联盟,已有41家成员单位加盟。
武汉:
2021年4月,《湖北省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2021-2023年)》正式印发,航空航天产业被列入16条重点产业链。
2021年5月,武汉市新洲区政府与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北京新风航天装备公司等22家企业签约,将引进航天产业链上下游研发、制造、应用等领域项目22个,签约总额80余亿元。
2021年11月25日,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一星”方式,将试验十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1年11月第七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期间,武汉市新洲区对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进行专题推介,7家代表企业现场签约。目前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核心区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火箭产业园已具备年产20发固体火箭的能力,卫星产业园建成了中国首条具有“柔性智能化、数字孪生、云制造”特征的小卫星生产线,具备年产百颗1吨级以下通用卫星能力。
2021年12月,湖北省委军民融合办联合省发改委正式印发《湖北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省航空航天羡蔽行业产值达到千亿级规模。
湖北省在2021年印发了《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一主多辅”的北斗产业空间布局:“一主”是武汉,“多辅”则是指在襄阳、宜昌、黄石、荆州、荆门、十堰、随州、孝感等友派卜地打造北斗特色产业聚集区。
上海:
在上海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布局中,北斗西虹桥基地有近40多亿产值,每年近50%的增长率。此外还有以高精度位置服务为主的杨浦区湾谷北斗高精度产业园,以空间信息产业为主的闵行区闵行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园,以高精度北斗/GNSS板卡、北斗高精度应用模块研发为主的嘉定区司南北斗高新技术产业园。
2021年8月,“G60号”“松江号”两颗实验卫星成功发射。2021年11月,上海牵头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G60星链”计划发布,九城市将积极推动技术联合攻关,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市场与应用开发创新协同,合力打造以“G60星链”为龙头的卫星互联网集群,下好“数字经济”领域先手棋,做优做强做大数字经济。
浙江:
2021年初,浙江省政府网站公示《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规划提到了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项目。据介绍,该项目位于宁波市象山县,包括航天发射场35平方公里、产业配套区32平方公里,建设年发射规模100发的商业航天发射基地和千亿元级的商业航天配套产业基地,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投资120亿元。
2021年6月,位于嘉兴市港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内的嘉兴蓝箭航天中心首期竣工并投入使用。嘉兴蓝箭航天中心,旨在打造集设计仿真、试验检测、智能制造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顶尖航天产业基地。
2021年11月,嘉兴市委书记张兵会见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宏俊一行,双方就航天平湖产业基地项目签约。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集中布局商业火箭、商业卫星、卫星应用及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等,年产值超200亿元。
合肥:
2021年7月6日,安徽省政府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合肥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意在谋划国家重大 科技 项目、搭建 科技 创新平台、推进 科技 成果转化、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2021年11月23日,中国空天院与合肥市政府签约落地“数字地球产业”。2021年12月27日下午,合肥高新区与银河航天签署投资合作协议,银河航天全球遥感卫星产业基地正式落户合肥。
中国电科38所与天仪研究院联合研制的国内首颗商业SAR卫星“海丝一号”卫星于北京时间2020年12月22日搭载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该卫星填补了我国商业SAR卫星空白,实现了商业SAR卫星数据的国产化,使天仪成为国内首家运营SAR遥感卫星的商业公司,也成为全球范围内继ICEYE和Capella之后的第三家商业SAR雷达遥感卫星运营公司。
“天仙 星座 ”计划由中国电子 科技 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简称“中国电科38所”)牵头发起,中电博微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负责工程建设,天仪研究院是天仙 星座 重要战略合伙伙伴。该 星座 由96颗轻小型、高性能SAR雷达卫星构成,部署在多个轨道面,能够实现高分辨率、宽覆盖、持续监测、快速遥感信息处理能力。
四川:
2021年6月,星河动力“牵手”四川简阳市,标志着成都迎来首个民营航天商业运载火箭创新研发项目。在项目布局上,星河动力一期项目建筑面积达2万平米,就在一期项目附近,星河动力二期项目占地面积约100亩,未来将打造商业火箭中心及智能制造基地。
“星河工程”是成都卫星企业国星宇航发起的卫星互联网计划,该工程包括“星河”AI卫星互联网 星座 、AI卫星总装工厂、AI卫星运控网络、太空大数据中心以及卫星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等。
广东:
2021年3月初,中科空天飞行 科技 产业化基地项目在广州南沙正式动工,该项目拟作为集研制、生产、实验、总装及测试于一体的固体火箭生产基地,计划实现年产30发火箭产品。
2021年6月,深圳发布《关于支持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推出 16 条创新举措,计划将深圳打造成为全球卫星发射及应用产业创新高地。深圳多家机构还联合发起500亿规模的中安国通卫星产业基金,重点投资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以及卫星技术应用领域相关产业。
海南:
2021年7月,海南公布《高新技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逐步将文昌国际航天城打造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商业火箭研发基地,建设商业遥感卫星研制全链条。到2025年,海南航天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2021年8月,星通九恒 科技 有限公司的“36天罡星群”项目在在文昌国际航天城挂牌,这是我国首个将36颗遥感低轨小卫星用于自然灾害和城市应急监测预警服务的项目。该项目预计2023年5月底前完成全部36颗卫星的发射组网。
2021年11月初,星际荣耀全资子公司正式落地海南,推进中大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发射工位,以海上回收为目标,执行发射任务。同时组织和规划用于可回收火箭检测、处置、复用的复检中心的建设以及海上回收设施的论证和建设。
二、国外2021年商业航天发展情况
目前国外主要商业航天玩家是几家美国公司。
2021年,美国SpaceX公司快速推进“星舰”(Starship)系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包括星舰SN9/10/11/15等,主要用于开展高空飞行试验。于2021年5月5日实现10km跳跃飞行,并获得NASA商业载人月球着陆器研制合同。尽管在蓝源公司等竞争对手的抗议下,NASA暂停了商业月球着陆器合同,但最终SpaceX公司于11月最终赢下了合同,成为中标载人月球着陆器研制与验证合同的唯一研制商。
2021年7月,美国维珍银河公司和蓝源公司分别利用太空船二号、“新谢泼德”系统成功完成载人亚轨道飞行;9月,SpaceX公司利用“载人龙”飞船成功开展首次无专业航天员参与的轨道 旅游 任务;12月,美国太空探险公司时隔12年再次利用“联盟”飞船将两名太空游客送达“国际空间站”。
三、商业航天未来发展趋势与风险
王建宇院士认为,商业航天的发展将会使互联网的数据传输从目前依赖海底电缆转向卫星通讯。这一根本性的改变下,卫星通信自身也在同步产业融合需求拓展边界。
李德仁院士认为,未来中国至少有5个万亿元产业和航天经济有关,其中包括“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城市运营大脑建设”“机器人、自动驾驶相关应用”“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当前,通信、导航和遥感卫星各成体系,导致信息分离、服务滞后,应建立一个通导遥一体化的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使天上的通信、导航和遥感卫星应连成一张‘互联网’,让系统联通、时空融合、服务畅通,服务要做到实时定位、导航、遥感和通信。”
王建宇院士表示,目前商业航天的发展和融资很火,但也存在四方面的风险。“第一,商业航天的资金来源、最终用户和盈利模式现在并不清晰,资金的重复投资比较大,可能最后真正留下20%-30%在商业上运行的卫星公司或者航天公司;第二个风险是,和现有系统竞争的风险非常大;第三个风险是空间固有资源的竞争风险,包括轨道资源、频率资源、太空垃圾等问题;第四个风险是,低成本、短周期和高且可靠的质量要求是矛盾的。”
商业航天的基础设施包括发射场、火箭试车和航天器测试设施、主力 星座 ,以及未来的空间交通管制体系等。这些大型设施需要占用相当规模的土地,所需要的投资数额巨大、回报周期长,并且在飞行安全、交通管制、无线电频率使用方面,涉及到非常复杂的国内国际法律政策问题。
东莞星河控股跑路了吗
没有跑路。2021
星河控股与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星河智善生活首次拓展城市服务项目广州市南沙区市政项目。
星河控股与江苏省常熟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就星河常熟高新区信创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
位于东莞市的星河黄江人工智能小镇项目正式启动拆除。
星盛商业(股票代码:6668.HK)于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正式迈入国际资本市场。
湖南省宁乡市星河COCO City盛大开业,开启宁乡购物潮流新风尚。
星河控股正式成为广州市荔湾区龙溪村旧村改造项目合作企业。
星盛商业与上海建工投资公司成功签约,运营管理日照星河iCO。
星河金融“华创-星顺-星璨供应链金融1-10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和“中山-星顺-星耀供应链金融1-10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先后获深交所和上交所的无异议函。
深圳市政府、龙华区政府与Costco、星河控股签约,Costco华南区域总部进入实质开发建设阶段银郑笑。
惠州双岗项目和广州荔湾金桥项目相继开工。
星河控股荣获 “2012-2021连续十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2021中国房地产城市更新优秀企业TOP4;
星盛商业荣获丛明“2021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位列第13名,“2021中国商业地产运营能力十强企业”。
星河智善生活荣获 “2021中国物业服务企业TOP50”及“2021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品牌价值TOP30”。
成都温江星河WORLD 科创城项目正式动工。
星河控股旗下首家城市生活方式酒店“深圳星河吉酒店,臻品之选”盛大开启。
星盛商业发布年报,2020年度业绩大幅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长约50%。上半年,股价涨幅超32%。
星河资本入选深圳市投资商会2020年度三大创投榜单。
星河控股获得前程无忧颁发的“2021人力资源管理杰出奖。”
深圳星河WORLD项目入选中国房地产协会《城市更新深圳样本》专项研究报告。
星河控股与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政府就星河南通崇川锋含科创CBD项目举行签约仪式。
星河地产竞得珠海糖厂地块,计容建面17.78万㎡,隔日正式开工。
星河产业被授予“中国产业新城运营商综合实力TOP10”称号,排名第六。
星河控股十度登榜,斩获第十八届蓝筹地产“百强企业”奖项。
星河地产先后获取河源市江东新区10宗商住用地,地块总用地面积达46万㎡。
中国(南沙)时尚珠宝科创文旅新城一期正式动工。
星盛商业携手特房集团战略签约,COCO Park首进厦门。
温江星河科创城规划几年建成
5年。温江星河科创城是由成都星河九联答掘公园城清空核市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亏裤,项目总投资约160亿元,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核心地段,占地面积574.8亩,发文表示该公司会在5年内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