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落户全国首店-成都落户随便落哪个区吗

成都工作网

免费咨询电话13408589752

职称落户 2023-05-08 08:49:20 阅读(77) 评论(0)

龙湖·上城打造成都TOD名片,筑就城市新标杆

近年来,“TOD”综合开发模式已成为世界主要城市的重要发展策略,从东京涩谷、六本木到拉德芳斯,都在探索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进行高密度开发,将“人、城、产”三位一体的开发理念有机融合。

成都,全国新一线城市,紧紧跟随汲取东京、纽约等世界城市的TOD先进开发模式和经验,以轨道引领城市发展为指引,提出“产业优先、功能复合、站城一体、职住平衡”TOD开发理念,致力于增强城市活力,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

龙湖作为派乱“美好城市运营商”,始终与成都共一线,紧密结合成都TOD核心理念,以四大内核,呈现成都一环内首个双地铁TOD项目——龙湖·上城。龙湖成都上城天街于今年9月25日开业,作为龙湖商业第42座商场,也是2020年西南地区首个开业天街。开业两天,实现总客流43万人次,销售额突破3500万,会员总量超10万,开业期间,多家商户拿下了全成都、全四川乃至全国的销冠。不仅为城市一环核心区域呈现了一座商业新地标,而且有力推动引领打造人北商圈。

站城一体 高效便捷

占据着成渝 双城 经济圈-“成渝中线”高铁起止点的火车北站,即将完成升级改造,未来与龙湖·上城形成大型都会生活圈、综合枢纽,承载和展示成渝多元融合互动发展的主要作用。

站城一体,五大接驳点,立体化空间体系

“站城一体”是TOD综合开发的必由之路,龙湖集团所坚持的“空间即服务”战略,即是对“站城一体”的完美诠释,构建有生命的空间,有温度的服务。上城天街在轨道站点与城市综合体设计建设阶段,充分学习借鉴了国际高水平开发理念,通过一体化设计,将交通枢纽及城市功能融为一体,提高换乘接驳效率,增强体验感、获得感。轨道1 号线与 6 号线的交汇换乘与商业地下空间动线完美融合,毫不吝啬空间设计,在负一层与负二层之间形成约1240㎡挑高超11米的转换大厅,可通过轨道1、6号gt;

同时通过商业中庭、室外大型下沉广场辐射周边住区和办公,提高轨道交通的可达性,实现站城一体的转化,使得高效集约。轨道1号线B口与6号线G口也分别与项目南北两个端头无缝接驳,共生成5个TOD接驳节点,打造成为枢纽型TOD标杆项目。

功能复合 综合开发

83万㎡城市综合体,打造都会生活

在城市综合体与地铁直通之下,龙湖始终秉持TOD“功能复合”的内涵,龙湖·上城布局了高端 写字楼 、都会公馆、城市大宅、购物中心、集社区商业等多种业态,总建筑面积约83万㎡,将交通、产业、商业、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融为一体,为成都贡献又一座城市枢纽。

以10000㎡“空中花园”,响应公园城市伟大蓝图

“公园城市”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龙湖·上城通过巧妙的构思、TOD立体开发实现了这一价值追求。龙湖·上城在寸土寸金的一环,创造型突破思维定式,在城市上空构建起10000㎡空中花园。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充分利用商业屋面和连板,克服了近6米高差及大跨度的钢结构施工,以自然生态为本底,搭配休憩平台、水景、儿童场地、台地景观等居住区功能使用颤羡野空间,为提供人们一个天然的空中氧吧。

这个阶梯状的屋顶花园,消化了屋面高差,缝合了分裂的组团居民,解决了住区与商场、办茄喊公和公服的便捷联系,提供了人们更加便捷的配套和舒适的生活、工作感受。龙湖·上城实践了成都市“公园城市”的“一公三生”的建设理念,体现了“公共”“生态”“生活”“生产”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和新时代城市新范本。

产业优先 未来活力

项目中共有产业载体33万㎡,其中,龙湖集团在龙湖·上城布局大型购物中心及租赁住房等核心自有产业,包括,商业约12万㎡,长租 公寓 约1.6万㎡,金牛区将在区域内致力打造总部经济聚集区,未来产业发展无限可能。

搭上成都TOD的这辆快车,龙湖·上城借助地段的优越性和强大的运营能力,开业即取得优异成绩。

打造首店效应是龙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应有贡献,全国首店4家,西南首店9家,成都首店30家,区域首店146家,区域首店率达70%。在今年特殊时期,实现整体招商率达100%、开业率达到99.5%,共汇聚超230家品牌,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如:沃美影城西南旗舰店、INLOVE KTV、源于德国的黑科技西餐厅(失重餐厅)、捞王、IMTOPIA等,这是龙湖为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给出的一份亮丽答卷。

这些品牌的亮相为成都消费者带来了更加新颖的欢聚场所和休闲空间。品牌的入驻,显示对于城市及区域的选择,也是龙湖天街强大号召力所致。

城市更新 华丽升级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中优”,全面焕新一环心,从原址新华印刷厂旧貌到如今的生机勃勃,龙湖·上城积极响应成都市“中优”号召,产业升级换代,与政府合力构建国际商贸产业功能区新封面。龙湖·上城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团队联袂设计,以山泉山景为设计灵感,力争成为区域商业艺术封面作品。这不仅是对区域内形象的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全面带动,更是一座城市的价值驱动源,不断为区域建设的快速发展、区域价值的不断提升,注入鲜活而强劲的推动力。

城市有机更新是方向,Tod综合开发是路径,提升生活品质、增强城市活力是目标。龙湖·上城项目通过政府、企业、群众的通力合作,实现了片区的华丽升级,构建了城市发展多赢局面。为拆迁群众提供高品质住区,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建设了高端办公楼宇,为未来创造产业载体;龙湖推出又一力作,企业得到发展、品牌获得赞誉;城市形象不断升级,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活力得到提升。

龙湖·上城 独特气质,助力成都发展新动能

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式下,龙湖·上城兼具的独特气质不可多得。国际范TOD开发模式,紧贴世界城市的发展步伐,完美的城市更新典范,实现了区域的华丽转身;首店经济大放异彩,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动能。空中花园的用心打造,是公园城市的创新表达。

龙湖·上城的全新呈现,将成为成都的TOD城市名片,为成都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加速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又一范例。

been trill在哪里买-been trill国内店铺地址

been trill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潮牌,目前在国内的话是在成都有一家实体店,另外在有货上面也有been trill的官方旗舰店,大家可以前去选购。

been trill在哪里买

been trill目前的购买渠道主要是官网、实体店和一些潮牌网站。

1.been trill官网:

2.有货官网:

3.有货实体店: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路100号艾尚天地旗舰店(一期) 1F-2F

been trill专柜地址

been trill在国内的专柜地址是在成都远洋太古里。

近日,潮流爱好者心目中的高街潮牌BeenTrill中国首店落户成都,不仅带来了教科书式的#Reach to all 18潮流真空展,Been Trill的创意顾问Matthew Williams更是亲临首店开幕现场,与成都的潮流爱好者们来一次运拍前所未有的近距离亲密接触,Matthew本人兴奋地说“成都是一座很酷的城市,希望BeenTrill能在中国有一个美好的开始。” 秉承着「Reach to all」的品牌DNA,前卫先锋的BeenTrill进入中国市场将掀起一股独树一帜的潮流趋势,也会让每一个追求独立个性的潮流青年都能畅快表达自我。

been trill怎么样

国内首家been trill 太古里旗神悄卖舰店开业啦。一个小众潮牌,最近有蔡徐坤很火的同款。这两套look我最喜欢啦,连体工装裤真的是很特别,不会撞款回头率极高的款。荷叶边连衣裙甜美中带一点酷酷的~这个小包包真的很喜欢。是斜挎的链子,而我居然把它做了腰包!导购小姐姐说我的创意很好哈哈哈。推荐大家有空去逛逛这个牌子。

been trill经典游逗联名

为什么选择潮牌?相信无数潮流OG们对此都有自己的解答,了解潮流、追求最新潮流趋势是潮流达人的一贯选择。永远行走在潮流的尖端们的高街潮牌,又是如何让时尚永葆青春?#Reach to all 18#潮流联名真空展用别开生面的“真空”保存展品的方式,告诉我们答案。

一款T恤是如何展现洛杉矶街头Undefeated与BeenTrill两家的风格?Undefeated x #BeenTrill#的联名T-Shirt告诉你。以传统白色T-Shirt 为底,前后均印有代表双方的灰色文字和 Logo,以及合作款的图案。简单大方的版型加上风格化十足的印花,让这款限量T恤一问世便备受欢迎。还有全球顶尖美潮Stussy与BeenTrill的联名单品,现在它们都出现在#Reach to all 18#潮流联名真空展,成为了潮流的化身。

2018年成都gdp

1月28日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2018年,成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全面落实年”工作主题,进一步确立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四大战略定位”,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据成都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有关负责人介绍,经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审定,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42.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下同),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2.59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6516.19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8303.99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为3.4∶42.5∶54.1。

超过1.5万亿元的经济体量,背后有哪些强大支撑?含金量如何?经济高质量发展从何体现?又与人民幸福生活有哪些关系?日前,市统计局邀请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金融局、市商务局,就2018成都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解读,从解读会上找到了答案。

产业支撑

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

单位GDP能耗迎近6年最大降幅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现代产业体系的强有力支撑。2018年,成都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单位GDP能耗下降5%以上,为近6年最大降幅,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下降8.2%。坚定不移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5条”,建立全生命周期政策服务体系,新登记民营企业18.4万家,增长27.3%,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50.4%。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落实到位,90%以上审批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取消(停征)减免行政事业性收入和政府性基金14项,共15.3亿元。补短板领域持续发力,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口径同比增长10.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7.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33.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31.2%,民生及社会棚悔销事业投资增长18.4%。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1.3%

着力重塑城市产业经济地理,以高质量发展为取向,大力转变经济工作组织方式,规划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和28个产业生态圈,构建以五大先进制造业、五大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高于全国、全省2.3、0.2个百分点。全市30户工业重点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4.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3%,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2%。

现代服务业支撑增强,增加值增长9.0%,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3%,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金融业规模不断扩大,西部金融中心核心功能持续增强,成功争取泛美开发银行2019年第60届年会在成都召开,成功承办亚信金融峰会,新获批组建益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7826亿元和32637亿元,分别增长5.7%和11.3%。“三城三都”加快建设,文旅产业加快发展,会展经济持续繁荣,现代物流功能提升。

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五项重点改革”“七大共享平台”。落地开工乡村振兴项目490个,完成投资600亿元。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总产量230.3万吨,下降0.7%;油料产量37.3万吨,增长1.1%;蔬菜产量544.1万吨,增长7.1%。生猪出栏574.3万头。深化6个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43万亩。农业适链游度规模化经营加快,适度规模经营率达65.3%。

新动能培育成效明显

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

蹄疾步稳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动制度改革落地落实,持续增强创新内生动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纵深推进,国务院在全国复制推广的36项全面创新改革经验中9项由成都探索形成。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2件,增长15.8%。市场主体快速涌现,新增市场主体54.1万户,增长12.8%。高前虚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产值突破1万亿元。新增上市企业11家,为历史最好成绩。A股新增数量居全国城市第四、副省级城市第二、中西部第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扎实推动,成功举办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活动,新建成创新创业载体36家,面积51万平方米。人才新政成效明显,深入实施“人才新政12条”,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4人,人才新政累计吸引超过26万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落户。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大力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城市重点区域加快发展,“东进”区域投资增长14.9%,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投资增长12.4%。

启动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和“双百工程”,新经济成为增长新引擎。新经济企业加快培育,新增新经济企业4.1万家,培育新增独角兽企业4家。新兴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太阳能电池、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半导体分立器分别增长110.1%、23.2%、21.6%、10.9%。新业态销售快速增长,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669.5亿元,增长29.4%。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有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01.8亿元,增长10.0%,新增落户200家首店,全球80%以上知名品牌入驻成都。

全面开放格局加快形成

进出口总额4983.2亿元增长26.4%

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高水平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开放高地,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双向开放合作有效提升,对外贸易持续繁荣,实现进出口总额4983.2亿元,增长26.4%。其中,出口总额2746.9亿元,增长33.0%。持续提升自贸区建设水平,外商直接投资26.9亿美元(商务部口径统计),增长44.1%;外商投资实际到位76.3亿美元,增长17.5%。对外交往不断深入,获准实施部分国家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17个国家获批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友好合作关系城市93个。国际影响大幅提升,举办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全球孔子学院大会等重大国际活动,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285家,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上升29位至全球第71位,跃升至Beta+级。

开放通道不断拓展,加快构建“陆上丝绸之路+空中丝绸之路”立体大通道体系,保持全球通达性领先地位。开通航线355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数量114条,居中西部地区第一。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5295.1万人次,成为我国内地第四个、中西部首个跻身全球“5000万级机场俱乐部”的成员。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流量599.8万人次,增长11.0%,其中入境流量287.9万人次,增长10.6%。国际班列境外站点数拓展至24个,全年累计开行2619列,增长158.8%,连续三年领跑全国,综合重载率77.4%,较上年提升10.7个百分点。国内“蓉欧+”互联互通直达班列覆盖沿海、沿边城市14个。

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积极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自觉肩负“主干”城市责任担当,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进程,与20个市(州)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开展“成都企业市州行”活动,累计参加企业480家,达成部门间、区县间合作协议95个,签署投资协议183个,总投资932.1亿元,全方位服务赋能区域协同发展。

民生福祉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128元

GDP超过1.5万亿元,跟老百姓的生活有何关系?与老百姓生活更贴近的三个“钱袋子”可以说明问题。

政府的“钱袋子”,即财政收入。2018年,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税务系统组织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4.2亿元,增长9.4%。

企业的“钱袋子”。2018年,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高于全国、全省2.3、0.2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7.1%,拉动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37个行业大类中3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81.1%。生活性服务业稳步增长,住宿餐饮业增长13.7%。“三城三都”加快建设,文旅产业加快发展,接待游客2.4亿人次,增长15.8%;实现旅游总收入3712.6亿元,增长22.4%。会展经济持续繁荣,实现会展总收入1091.9亿元,增长17.2%。现代物流功能提升,完成全社会运输总周转量532.4亿吨公里,增长13.3%;快递业务量增长26.6%,业务收入增长31.0%。乡村旅游总收入达393.9亿元,增长21.5%;农产品电子商务零售交易额87.8亿元,增长46.3%。1-11月,规上信息消费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7%、12.7%、12.6%和12.1%。

百姓的“钱袋子”。2018年,“稳就业”政策深入实施,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新增就业2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28元、22135元,分别增长8.2%、9.0%,连续四年稳定在8.0%、9.0%以上。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9∶1。价格持续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4%。社会保障力度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7.2亿元,增长11.3%。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817.9万人、850.8万人。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供给增强,全市共建成投用幼儿园98所、中小学55所,新增学位11.2万个,新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5家。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开展各级各类健身系列活动3178余场次,参与人数达400余万人次,成功申办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实施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建成社区综合体79个、示范性国际化社区4个,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模式荣获“2018年民生示范工程”第一名。连续10年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空气优良天数达251天

为近6年最高水平

除了百姓的钱包更鼓,持续深化的绿色发展也让百姓幸福感更加强烈。数据显示,2018年成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优良天数达251天,比上年增加16天,为近6年最高水平。PM10、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8.0%、8.9%,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降低32.0%、22.1%,清洁能源占比达58.8%。深入实施“治水十条”和水污染防治“626”工程,重拳治水取得成效,地表水断面Ⅰ-Ⅲ类占比75.5%,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深入实施“治土十条”和土壤污染防治“620”工程,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加强,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减少4.6%、1.0%。深化科学治堵,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建设计划,开通运营地铁225公里,在建283公里,城区交通拥堵指数保持下降态势。深入开展全域增绿,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6.5万亩,累计建成天府绿道2607公里,其中2018年新建各级绿道1914公里。森林覆盖率39.5%,森林储蓄量3506万立方米。荣获2018年度“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