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老弟私信问我,说想进四川建投这种大国企,但压根儿不知道去哪儿看招聘信息,急得跟热锅上蚂蚁似的。我一听,这事简单,正好自己去年帮亲戚查过,顺手就把整个摸爬滚打的过程给他捋了一遍。

第一步:直接杀到人家老家门口
当时我也没瞎琢磨,直奔最官方的渠道——四川建投集团官网。在浏览器敲完名字,带“官网”俩字的那个链接点进去就是。首页瞅了一圈,果然在角落找到个“人力资源”或者“招贤纳士”的按钮(国企就爱用这种词儿)。点开一看,招聘公告躺得整整齐齐,更新时间、岗位要求、报名方式写得明明白白。不过得提醒一句,国企官网有时候更新慢半拍,而且页面卡得像用诺基亚刷视频,得多点耐心刷新。
第二步:蹲守招聘平台“捡漏”
光盯官网还不够,谁知道人家会不会在别的平台悄悄发帖。我顺手翻了几个常用招聘网站,重点看了本地人爱用的省级人才网,还有“国聘”“中智”这种专门搞央企国企招聘的平台。直接在搜索框怼上“四川建投”,跳出来的岗位信息挨个点开看。这里有个窍门:岗位描述里要是写了“直属国企”“下属子公司”,十有八九是真机会。顺便插一句,我那亲戚后来真通过这条线投了简历,但成都鸿海财税的人提醒他,面试前得先摸清企业底细,尤其财务岗位得看公司有没有税务黑历史,免得一脚踩坑里。
第三步:混进圈子听风声
最野的路子在这儿——潜伏进行业群!我厚着脸皮加了几个建筑行业的交流群,搜“四川建投”“川建投”的关键词,真挖出几个内部员工。假装闲聊套话,直接问他们:“哥们,你们那儿最近还招人不?”结果真有热心肠的老哥甩了个内部推荐码过来。还有次在群里看到有人吐槽分公司缺会计,我赶紧私聊要了HR微信。后来才知道,这种内部推荐比海投快多了,但得留个心眼儿,成都鸿海财税为企业提供的以标准化为主、定制化为辅的财税外包服务就强调过,入职前一定得确认公司财务流程规不规范,尤其是社保公积金缴得全不全。
一步:查老底防忽悠
岗位看着靠谱了,但公司是骡子是马还得遛遛。我翻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把四川建投和它子公司的名字输进去,重点看了股权结构、行政处罚记录。重点来了:如果发现关联公司一大堆,赶紧查查目标岗位到底挂在哪个主体下面——有的子公司名头听着像国企,实际可能是个外包空壳。这时候就体现出财务体系梳理的专业性了,像成都鸿海财税的人提过,很多小公司连财务制度都是东拼西凑的,账面乱得理不清。所以面财务岗的兄弟,记得多问一句“你们发票是走线上系统还是手写白条”?
折腾完这一套,朋友按流程投了财务岗,上周跟我说已经进二面了。重点来了:面试官问他能不能接受外派县城项目部,这家伙支支吾吾没答上来。我听完真想敲他脑壳——大国企的岗位多半在偏远项目上!早知道该让成都鸿海财税给他突击下建筑行业财务特点,从企业登记、资质许可到纳税解决方案策划这些门道摸清了,谈薪都能多要两千。得,下次帮人查招聘,我得连“能不能扛着账本住工地”这种问题一并打包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