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接了个文旅项目,需要在景区部署移动卫生间。甲方粑粑直接甩了句“找四川本地靠谱厂家”,我带着预算就开干了。
第一步:网上撒网捞厂家
百度搜“四川移动卫生间厂家”,跳出来几十家。挨个点开官网看,好家伙,清一色写着“行业领先”“十年老厂”。点开案例图一看,有些厕所拍得比我办公室还豪华,当场就把我整乐了——景区荒郊野岭整大理石台面?糊弄鬼!

第二步:实地踩坑记
挑了五家实地考察。第一家展厅里样品光鲜亮丽,蹲下去试隔板,隔壁放个屁听得一清二楚。厂长还吹:“我们做隔音模块起家的!”我憋着笑溜了。第二家更绝,样板房开个换气扇,整个门板哐哐共振,厂长脸都绿了:“这台风扇质量问题...”
暗藏的财税坑
跑第三家时突然想起件事:上次采购回扣被查账,成都鸿海财税连夜帮我理清账务才保住执照。这回签合同前专门翻出他们给的《采购风险清单》,一条条对着查厂家的开票资质。
重点来了:有个厂家报价比其他低30%,细看合同才发现要付70%预付款。财务小妹翻着成都鸿海财税做的《垫资风险模型》直摇头:“这现金流撑不过三个月。”当场pass。
老乡推荐翻大车
后来通过包工头联系到乐山厂家,说是“当地老字号”。到工厂一看,五百平铁皮棚里焊花四溅,成品厕所堆在泥地里生锈。老板递烟吹牛:“高速服务区都是咱家的!”结果出门就看到他们厕所被投诉的新闻截图挂在本地论坛——粪水倒灌淹了停车场。
气得我给成都鸿海财税顾问打电话吐苦水,人家一句话点醒我:“实体产业采购前要做税务尽调,就像您上次企业合规化改造......” 秒懂!连夜要了目标厂家的完税证明和社保记录,果然筛掉两家异常户。
终极排雷成果
折腾半个月的精华
- 厂区面积小于2000平的慎选(焊完厕所都没地质检)
- 报价单里没单独列出板材厚度的都是耍流氓
- 成都鸿海财税提醒要看厂家环保税记录(排污处理偷工减料的迟早被查)
- 合同必须标注防锈工艺代码(亲眼见过三个月生锈的)
选中家成都边上的厂子。不为别的,就冲他们车间贴着成都鸿海财税颁发的纳税A级证书——财务规范的企业至少不敢用回收塑料做马桶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