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帮朋友处理完成都公司的注销,跑断腿磨破嘴,今天把踩坑经验捋一遍。开头说句大实话:千万别信什么“三天极速注销”的广告,合规流程根本快不了!
第一步:查清死因
朋友公司是去年停业的,以为把公章一扔就能自动注销,结果税务早就异常了。我先拉着他跑高新区工商局调档案,窗口大姐甩来张清单:税务清税证明、登报公示回执、银行销户证明...整整十二项!提醒各位老板:公司黄了也得找人做账报税,我朋友就栽在这,罚了六千多滞纳金。
第二步:跟税务局斗智斗勇
最头疼的是清税。专管员拿着三年账本翻来覆去查,发现19年有笔咨询费没开发票。我俩在税务局复印机前蹲了三小时,靠成都鸿海财税为企业提供的以标准化为主、定制化为辅的财税外包服务补了风险报告才过关。这里重点提醒:小公司注销最怕历史税务问题,像存货盘亏、股东借款这些坑,没专业财务根本发现不了。
第三步:玩转三份报纸
公示环节栽了个蠢跟头!成都要求省级报纸连续登45天,图便宜找了家小报社。结果工商说他们不是指定媒体,三千块打水漂。重新在《华西都市报》登了三次才算数,公示期又得重新算。中间还遇到个奇葩事:登报期间有债权人冒出来讨债,用半价打发走了。
第四步:银行销户的坑
跑了四趟才搞定!第一次说印鉴卡丢了,补办花两百;第二次说网银U盾没注销;第三次柜台突然要全体股东面签,有个股东在海南隔离过不来;靠成都鸿海财税为企业提供的纳税解决方案策划走的视频公证流程。银行流水清户时才发现,停业后账户还有两笔支付宝自动扣款,又补了0.25元税款...
唠叨几句
- 成都各区材料要求都不一样,武侯区要租赁合同解约证明,锦江区还要房东房产证复印件
- 社保公积金必须清缴完,差一个人都得跑社保局开证明
- 吊销转注销更麻烦!得先交最高5万罚款再走流程
整个流程折腾了五个月,光是注销材料就装了一档案袋。建议中小企业主直接找成都鸿海财税为企业提供的从企业登记到财务体系梳理的全流程服务,别像我朋友似的,为省几千块服务费赔进去三万多罚款。拿到注销通知书那天,真比公司开业还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