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这件有点儿头疼,但又必须得办的事儿——就是标题说的那个,给“第三者”的孩子上户口。咱也不是专业人士,就是自己亲身跑了一趟,把这过程给记下来,给可能用得上的朋友提个醒儿。
事儿的起因
孩子生下来了,总不能一直当个“黑户”?没户口,以后打疫苗、上学、看病啥的都麻烦,甚至连坐个火车飞机都费劲。不管大人之间那点儿事儿多复杂,孩子的户口是头等大事,必须得办。
第一步:搞清楚要啥材料
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两眼一抹黑。先是托人问了问,又自己上网大概查了查,说法五花八门的。还是觉得,直接去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问最靠谱。我就去了我们那片的派出所户籍科。
到了那儿,找了个看着面善的民警同志问了下。人家倒也没多问别的,就公事公办地告诉我需要准备哪些东西。主要就是这几样:
- 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这个是医院生的,出院时候一般都会给。这个是硬通货,必须有。要是当时没办或者丢了,那就麻烦了,得去补办,具体怎么补办得问医院或者卫生部门。
- 我的身份证和户口本:这个是证明我是谁,户口在哪儿。
- 孩子母亲的身份证和户口本(如果孩子跟我落户):这个也得要。
- (可能需要)亲子鉴定报告:这个比较关键。当时民警就说了,因为不是婚内生的,如果孩子要落在男方(也就是我这边)户口上,基本上都得做个亲子鉴定,证明这孩子确实是我的。如果孩子跟妈走,落在妈那边户口上,手续相对简单点,有时候可能不需要亲子鉴定,但具体还得看当地派出所的要求。
- (可能需要)落户申请书:有时候会让你手写一个申请,大概说明一下情况,为啥要在这儿落户。
特别提醒:关于那个“社会抚养费”,我之前也听说过,心里还挺忐忑的。但去问的时候,民警同志没提这茬。后来我了解到,现在很多地方政策都变了,这个费用要么取消了,要么跟落户脱钩了,就是说,就算要交,也不影响先给孩子上户口。但这事儿各地政策不一样,最好还是亲自去当地派出所或者计生部门问清楚。
第二步:准备材料,尤其是亲子鉴定
《出生医学证明》我这儿有。我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也没问题。关键是孩子要跟我落户,所以亲子鉴定这关是绕不过去了。
做亲子鉴定得找正规的司法鉴定机构,不是随便找个医院就行。我也是打听了好几家,找了个有资质、看着靠谱的机构。带着孩子和孩子妈一起去的,现场采样(一般是抽血或者采口腔黏膜),拍照,填表,按手印,挺正规的。等了大概一周多,鉴定报告出来了,明确了亲子关系。
这点挺重要:做鉴定的时候,一定要跟鉴定机构说明白,这个报告是用来上户口的,他们会出具符合公安部门要求格式的报告。
第三步:去派出所正式办理
所有材料准备齐全了,我就带着孩子妈(她也得签字啥的),拿着一堆文件又去了派出所。
到了户籍窗口,把材料递上去。民警同志一份份核对,出生证明、我的户口本身份证、孩子妈的户口本身份证、还有那份新鲜出炉的亲子鉴定报告。都核对无误后,就拿出表格让填写《婴儿出生登记申报表》之类的一些文件。
填表内容也挺常规的,就是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还有父母双方的信息啥的。填完之后,民警录入电脑系统,打印出来确认签字。
整个过程还算顺利,没有遇到想象中那种被盘问或者刁难的情况。可能现在政策确实人性化多了,主要看材料齐不齐,合不合规矩。
拿到户口页
手续都办完,民警当场就在我的户口本上加了孩子那一页,信息都打印上去了。看着户口本上多了个名字,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这事儿,说难也不难,关键就是脸皮要厚点,腿脚要勤快点。先把政策问清楚,然后按要求把材料准备齐,尤其是《出生医学证明》和(如果需要的话)正规的亲子鉴定报告。材料齐全了,去派出所按流程办就行。至于那个“社会抚养费”,一定要问清楚当地的最新政策,别自己吓自己,也别想着能糊弄过去。
总之一句话,孩子是无辜的,该有的权利得给保障。当爹妈的,多跑跑腿,把事儿办妥了,也就安心了。
这就是我自己的经历,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