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家的户口本,上面的职业那一栏,赫然写着俩字——农民。别笑,这可真真实实发生在我身上,也影响了我这些年的很多选择。
话说我家的情况有点复杂,我爸妈一直在城里打工,户口也跟着迁了过来,但我爷爷奶奶那辈,户口还在老家农村,土地也在。我,从小跟着爸妈在城里长大,户口自然也是城市户口。可问题就出在这“职业”上了。
早些年,家里也没太在意这个,觉得反正都在城里生活,户口本上的信息好像也没啥大用。直到后来村里开始搞拆迁,这才意识到“农民”这个身份,可能关系到咱家能不能多分点补偿款。
我爸妈想着,能不能把我的户口迁回农村,这样我是不是也能沾点光?我们赶紧跑去村委会问,结果人家一听就摇头,说现在户口迁回农村可没那么容易,而且就算迁回去,能不能享受到拆迁补偿,还得看具体情况,得是村集体成员才行。
碰了钉子,我们也没死心。我爸就开始各种打听政策,研究文件,什么《土地管理法》,什么农村拆迁补偿规定,全都翻了个遍。大概搞明白了这么几点:
房屋补偿:这个跟户口没太大关系,主要看房子是谁的,产权证上写着谁的名字,补偿就给谁。因为老家的房子是我爷爷奶奶的,所以这部分补偿跟我们关系不大。 土地补偿费:这个就比较复杂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差别很大。如果是农村户口,而且是村集体成员,那土地补偿肯定有份。但像我这种城市户口,能不能分到,就得看当地政策了。 安置补助费:这个一般只给农村户口,目的是为了让拆迁后的农民有地方住,有生活费。我们这种城市户口,基本没戏。搞清楚这些,我爸就决定换个思路。他觉得,就算我的户口迁不回去,能不能以其他方式参与到拆迁补偿里?他开始跟村里的干部,还有负责拆迁的工作人员沟通,希望能争取到一些利益。
我记得那段时间,我爸天天往村里跑,又是送烟又是递水的,态度特别诚恳。他主要想证明,虽然我的户口不在农村,但我也是这个村里的人,我的根在这里,我应该有份。
经过我爸的不懈努力,加上一些人情关系,村里同意给我们家一些“适当”的补偿。虽然不多,但总比没有强。
这回经历让我明白,户口本上的信息,真的会影响到你的生活。尤其是像我们这种,户口性质比较模糊的家庭,更要提前了解政策,争取自己的权益。
如果你的户口本上职业也是“农民”,而且家里也有农村的土地和房屋,建议你多关注一下相关的政策,咨询专业的律师或拆迁顾问,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争取的空间。别等到拆迁的时候才着急,那时候可能就晚了。
这回拆迁虽然没让我们一夜暴富,但也算是一个教训。以后,我也会更加关注农村政策,为家里争取更多的利益。毕竟谁也不会嫌钱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