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问我,说搞不清楚在学校落的那个户口到底算不算集体户口,这事儿,几年前我刚毕业那会儿也琢磨过,还真去跑了一趟弄明白了,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当时是咋整的。
事情得从我大四快毕业那会儿说起。那时候找工作嘛有的单位要求提供户口本复印件,或者问户口性质。我就懵了,我户口迁到学校来了,但手里就一张纸,叫“常住人口登记卡”,跟家里那红本本完全不一样。这到底是算不算正经户口?以后买房、结婚有影响不?心里就犯嘀咕了。
光想没用,得去问问。我先是问了几个同学,大家说法不一,有的说就是集体户口,有的也不确定。靠不住,还是得找官方。
第一步,我就去了学校的户籍管理部门。我们学校这事儿归保卫处管,我就直接找过去了。到了那儿,跟管户籍的老师说了我的疑问。老师人挺没嫌我烦,直接就跟我解释了。
老师说:“你这户口,就是集体户口。”
他给我看了看他们那儿存档的一大堆学生的“常住人口登记卡”,说:“你看,你们所有迁户口过来的学生,户口信息都在这儿,统一管理。这就是集体户口的一种形式,以学校为单位立的一个户头。”
他还特意强调了:
- 这个户口是临时的,跟你在学校的学籍是绑定的。
- 你毕业了,这个户口就得迁走,要么迁回原籍,要么迁到工作单位(如果单位给解决户口的话),要么放人才市场。
- 平时你要用 到户口,比如办个身份证、开个证明啥的,得来学校借出你那张“常住人口登记卡”的原件,用完了还得还回来。
第二步,为了更踏实,我还想确认下这“集体户口”和咱们平时说的“家庭户口”有啥区别。
虽然老师解释了,但我还是有点儿不放心,毕竟关系到以后。我就多问了一嘴,老师说:“性质不一样。家庭户口是以‘户’为单位,有个户口本,你是户主或者成员。集体户口,就是很多人挂靠在一个集体户头上,比如学校、单位,你只有自己的那张‘常住人口登记卡’,相当于户口本里的个人信息页。”
实践下来确认了:
学校户口确实是集体户口的一种。它不是独立的家庭户口,而是挂靠在学校这个集体名下的。你毕业的时候,是必须要办理迁出手续的,不能一直放在学校。
当时跑这一趟,心里就彻底明白了。虽然平时感觉用不太上,但真到需要的时候,比如毕业、找工作、办各种手续,提前搞清楚总是好的。省得到时候抓瞎。
就是别把学校的集体户口想得太复杂,但也别不当回事儿,尤其是毕业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去办理户口迁移,不然以后麻烦事儿可能不少。这就是我当时的实践经历,希望能帮到有同样疑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