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我,说这一个人一辈子,户口到底能迁几次?是不是有个啥规定,迁多了就不行了?
根据我自个儿这几十年的经历来看,压根儿就没听说过有次数限制这回事儿。
你想想,这人一辈子,地方换来换去是多正常的事儿。
我的第一次迁户口:为了读书
我记得清清楚楚,第一次迁户口是考上大学那会儿。那时候小年轻一个,啥也不懂,家里人带着我去派出所办的手续。就是把家里的户口本拿上,还有我的录取通知书,填了些表,然后老家的户口就给迁出来了,给了个迁移证。拿着那个证,到学校报到的时候,交给学校,人家就给落到学校的集体户口上了。当时就觉得挺新鲜,感觉自己成人了,要去远方了。
第二次迁户口:为了工作
大学毕业,找工作嘛哪儿有机会就去哪儿。我没回老家,也没留在上学的城市,去了另一个地方上班。这下又得迁户口了。公司给开了接收证明之类的东西,我又拿着毕业证、报到证啥的,从学校把户口迁出来,再去上班那地方的派出所落户。这回熟门熟路了点,自己跑的,虽然也挺麻烦,但办成就觉得,新生活开始了。
第三次迁户口:为了成家立业
后来处对象结婚了,我跟我媳妇儿都不是一个地方的人。商量着将来在哪儿发展,孩子在哪儿上学,决定在她老家那边买房子安家。又得迁户口。这回是拿着结婚证、房产证(或者购房合同啥的,具体看当地要求),把我自个儿的户口从原来工作的地方迁到我媳妇儿那边,落在我们自己买的房子上。这回感觉就不一样了,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家落户了。
到底有没有次数限制?
你看,光我自己这经历,就已经迁了三次了。中间还有没有因为别的原因可能要迁的?完全有可能。比如后来可能换个更好的工作,又去别的城市了?或者孩子上学需要,又迁到学区房名下了?这都是很实际的情况。
关键是啥?关键在于你每次迁户口,得符合当地的政策规定。 你得有正当理由,比如:
- 读书上学
- 工作调动或录用
- 结婚
- 买房子
- 投靠亲属(比如父母投靠子女,子女投靠父母)
只要你符合条件,材料齐全,人家派出所就给你办。他们关心的是你这回迁移合不合规矩,根本没人问你这是第几次迁户口。 至少我这三次,还有听朋友们聊起来,都没遇到过因为迁太多次被卡住不给办的。
别琢磨那个次数了。真要说有啥“限制”,那也是每次办理都得跑腿、准备材料,挺折腾人的。但法律上、政策上,至少目前我经历和我了解到的,确实没给咱老百姓的户口迁移次数设个上限。 你只要按规矩来,该迁就迁,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