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刚出生没多久,嘴里就出现了那个所谓的“户口白”,当时真是把我给急坏了。看着宝宝嘴巴里一片片的白色东西,吃奶也不太利索的样子,当妈的心里那个揪心。
我还以为是奶渍,想着是不是喂完奶没及时清理。我就试着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棉签,蘸了点温开水,想轻轻给娃擦掉。结果发现,这玩意儿跟奶渍不一样,擦不太掉,稍微用点力,好像下面的黏膜还有点红红的,娃也表现得不太舒服。这时候我就意识到,这可能不是简单的奶块。
心里不踏实,赶紧上网查了查,也问了问有经验的邻居大姐。他们一看我描述的情况,都说这很可能是“鹅口疮”,就是一种真菌感染。这下我更着急了,不敢自己瞎折腾了,决定还是带娃去医院看看。
去了医院,医生一看就说是鹅口疮,确实是真菌感染。医生跟我说,这在新生儿里挺常见的,不用太紧张,但是得按时用药,还得注意卫生。
重点来了,医生给开了专门的药,是一种涂在嘴里的药水。 回家后,我就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开始操作了:
准备工作: 每次用药前,我都会先把自己的手彻底洗干净。然后准备好干净的棉签和药水。
涂药过程: 在喂奶后半小时左右进行,这样不容易引起呕吐。用干净的棉签,蘸上一点点药水,然后轻轻地、但是要全面地涂抹在宝宝口腔里所有看到白色斑块的地方,包括舌头、上颚、两颊内侧。动作一定要轻柔,别把宝宝弄疼了或者把黏膜弄破了。
用药频率: 医生交代一天要涂好几次,具体次数按医嘱。我记得我家那时候是一天三到四次,坚持用药。
光涂药还不够,还得注意卫生
医生特别强调,鹅口疮容易反复,所以卫生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不然这边治那边又感染上了。
奶具消毒: 娃用的奶瓶、奶嘴、安抚奶嘴(如果用的话),甚至是他可能放到嘴里的小玩具,每次用完都要彻底清洗,然后进行高温消毒。我那时候是每次用完就洗干净,然后用蒸汽消毒锅消毒,一天至少保证消毒一次。
喂养卫生: 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在喂奶前也要注意清洁乳头。医生建议可以用温水擦拭一下。
口腔清洁辅助: 除了涂药,在喂奶后,我会给娃喂一两口温开水,相当于漱漱口,冲掉一些残留的奶液,减少真菌滋生的环境。新生儿喝水要适量。
整个过程最关键的就是坚持。 鹅口疮看着好转了,白色斑块少了或者没了,也千万不能马上停药,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用满整个疗程。我家娃大概用了一周多的药,嘴里的“户口白”才彻底消失干净。之后我又特别注意了一段时间的卫生,没再复发。
这就是我家娃当时处理“户口白”的整个过程,希望能给遇到同样问题的宝妈们一点参考。记住,发现问题别慌,及时看医生,遵医嘱用药,加上细心的护理和卫生,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健康的。